装饰者模式
定义:装饰者模式动态地将责任附加到对象上。若要扩展功能,装饰者提供了比继承更有弹性的替代方案。
类图:

适用范围:
1、基础类和应用类结构相同(或有共用的方法体);
2、应用类数量繁多,并有可能大量增加;
3、可以通过用应用类覆盖上一应用类(或基础类)的方式;
4、覆盖之后,只需访问最后覆盖类,即完成整个全类的调用。
特点:
1、继承属于扩展形式之一,但不见得是达到弹性设计的最佳方式;
2、在我们的设计中,应该允许行为可以被扩展,而无须修改现有的代码;
3、组合和委托可用在运行时动态地加上新的行为;
4、除了继承,装饰者模式也可以让我们扩展行为;
5、装饰者模式意味着一群装饰者类,这些类用来包装具体组件;
6、装饰者类反映出被装饰的组件类型(事实上,他们具有相同的类型,都通过接口继承实现);
7、装饰者可以在被装饰者的行为前面与/或后面加上自己的行为,甚至将被装饰者的行为整个取代掉,而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8、你可以用无数个装饰者包装一个组件;
9、装饰者一般对组件的客户是透明的,除非客户程序依赖于组件的具体类型;
10、装饰者会导致设计中出现许多小对象,如果过度使用,会让程序变得复杂。
源文档 <http://www.dev-club.net/xiangxixinxi/1087012010072906030815/201012181056320.html>
装饰者模式详解
本文介绍了装饰者模式的概念及其特点,该模式提供了一种比继承更具弹性的扩展对象功能的方法。适用于需要频繁扩展功能且结构相似的对象集合。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