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HTTP 协议中,请求方法(也称 请求方式)定义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操作类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 HTTP 请求方式及其核心特点:
1. GET
- 用途:获取服务器上的资源(如获取数据、页面内容”)
- 特点:
- 数据通过URL参数传递(如
https://example.com/api/user?id=1),参数可见且长度限制 - 是安全(不修改资源)和幂等(多次请求结果相同)
- 浏览器会缓存GET请求的结果
- 数据通过URL参数传递(如
2. POST
- 用途:向服务器端提交数据,用于创建新资源(如提交表单、上传文件)
- 特点:
- 数据通过请求体(Request Body)传递,不暴露在URL中
- 不是幂等操作(多次提交可能创建多个资源)
- 常用于穿件资源或执行非幂等操作(如支付、评论)
3. PUT
- 用途:更新服务器上的资源(覆盖完整资源)
- 特点:
- 通过请求体传递更新后的完整资源数据
- 是幂等操作(多次调用结果一致,最终状态相同)
- 若资源不存在,可能用于创建(取决于服务器实现)
4. DELETE
- 用途:删除服务器上的资源
- 特点:
- 通过URL指定要删除的资源(如
DELETE /api/user/1) - 是幂等操作(多次删除同一资源结果相同)
- 通过URL指定要删除的资源(如
5. HEAD
- 用途:获取资源的元数据(如响应头),不返回资源内容
- 特点:
- 行为与GET类似,但只返回响应头,不返回body
- 常用于检查资源是否存在、获取缓存信息等
6. OPTIONS
- 用途:查询服务器支持的HTTP方法(跨域请求时用于预检)
- 特点:
- 客户端通过OPTIONS请求询问服务器,当前资源支持哪些请求方式
- 常用于CORS(跨域资源共享)的预检请求
7. PATCH
- 用途:部分更新资源(仅修改指定字段)
- 特点:
- 与PUT相比,只需传递需要跟新的部分数据,而非完整资源
- 不是幂等操作(多次修改不同字段会产生不同结果)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