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自己的真切感悟—活着,真累

本文探讨了现代人因目标混乱而导致的心理压力与焦虑问题,提出了包括得失观念、淡薄名利、保持心静等在内的生活态度与智慧,旨在帮助人们调整心态,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美国一位著名心里学家认为:现代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心里很容易产生挫折感和种中焦虑,甚至不快,是因为迷失和被淹没在各种目标中的结果。

  人一旦处于这种混乱中,内心就会失去平衡,变得没有条理,生活的目标也跟着盲目起来。今天想这,明天想那,甚至影响到深层次的心里问题,从而影响到健康,人如果总这样,就没有幸福可言,并会失去最主要的和丢掉眼前的一些机会,变成“为明天而明天”的生活痛苦者。 这是摘抄于《读者》上的一段话。

  得失:失去的时候想想得到的快乐,快乐的时候别忘记无奈的痛苦。哭泣的时候想想欢笑的日子,欢笑的时候别忘记流泪的痛苦。快乐与痛苦都在自己的心里,学会放弃,学会拥有。

  淡薄:快乐不仅仅源于物质的富有,纵燃有万贯家财,也不一定是个精神富有者。快乐不仅仅是追求,更多的是放弃。选择放弃需要淡薄,淡薄名,淡薄利,你能克制欲望,你就为自己赢得了彻悟人生的至福。
  
  心静:人生苦短,不如意之事常八九。痛苦从本质上讲都应该回避,但事实上谁能回避?不能回避的是生活的无奈,必须承受的是生活的责任,无可逃避的是生活的重担。人不仅仅只为自己生存,更多面对的是生活的磨难。

  坚强:谁不希望自己坚强,谁不希望自己是生活的强者,但人性也有其软弱的一面。想醉的时候,就痛痛快快的喝,不要吝啬自己眼泪,哭泣不是你无能。人需要快乐,但更需要释放自己的悲哀,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好好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

  微笑:许多的微笑后面是一种痛,是一种无言的痛,这种痛的滋味只有自己品尝。只有自己品尝的痛苦,何必让别人来理解。微笑迎接自己快乐与痛苦并存的生活。无论你快乐还是痛苦,生活都将延续,既然生活永远都将延续,那就微笑吧。

  为善:每个人都有为人的原则,每个人都有爱的底线。在你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以一个善良的本意,一生都行善事,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与人为善,贯穿在一生,不求某一时的善举,而在一生行为善。

  朋友:读你,读我,不在言多,而在言真。一颗平常的心,一份淡淡的情。以诚相待,心诚则灵。以心相许,心灵相通。

  等待:等待着希望,等待着理解,等待着无奈,等待着痛苦。等待中期盼,期盼着希望,希望着明天,明天已失望,失望中等待。一切的一切都在等待中消失。 

<think>我们正在处理一个关于Linux/Android系统监控工具的问题,具体是关于top和mpstat命令如何统计idle时间,以及它们的准确性比较,并寻求在Android平台上是否有更优的工具。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top和mpstat统计idle时间的原理,然后从源码角度比较它们的准确性,最后探讨Android平台上的替代工具。 1. top命令统计idle的原理: top命令的数据来源于/proc/stat文件,该文件的第一行(cpu行)显示了自系统启动以来各种CPU状态的时间(单位是jiffies,通常1 jiffies=0.01秒)。这些状态包括:user, nice, system, idle, iowait, irq, softirq, steal, guest, guest_nice。 idle时间包括idle和iowait(在较新的内核中,iowait单独列出,但idle本身不包括iowait,但通常我们说的idle包含iowait?实际上,在计算CPU利用率时,idle时间通常包括idle和iowait?但具体要看工具的实现)。 在top命令中,idle时间就是从/proc/stat中读取的"idle"和"iowait"(有时只算idle,具体实现可能不同)字段的值。然后,通过两次采样的差值来计算这段时间内的idle时间,再除以总时间差,得到idle的百分比。 源码层面(top命令通常属于procps包),我们可以查看procps的源代码。在procps的top命令中,计算CPU使用率时会读取/proc/stat,然后计算各个状态的时间差,其中idle时间包括idle和iowait(根据procps的源码,在计算idle时间时,确实包括了idle和iowait)。 参考procps的源代码(top/top.c): 在函数`global_cpu_percentage`(或类似函数)中,会计算: total_diff = (user + nice + system + idle + iowait + irq + softirq + steal + ...)的差值 idle_diff = (idle + iowait)的差值 然后,idle百分比 = (idle_diff / total_diff) * 100 但是,请注意,不同版本的top可能有细微差别。 2. mpstat命令统计idle的原理: mpstat是sysstat工具包的一部分。它同样从/proc/stat获取数据,但mpstat会显示每个CPU的统计信息(也可以显示总体平均)。 在mpstat中,idle时间也是从/proc/stat中读取的,具体是“idle”字段(不包括iowait?)。根据sysstat的文档和源码,mpstat输出的%idle就是/proc/stat中的idle字段,而%iowait是单独的。 在sysstat的源码中(mpstat.c和rd_stats.c),读取/proc/stat后,会分别计算每个状态的时间,其中idle就是idle字段的值,iowait是iowait字段的值。 因此,mpstat输出的%idle不包括iowait,iowait是单独列出的。 3. 准确性的比较: 从数据源看,两者都来自/proc/stat,所以原始数据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对idle的定义不同: top(通常)将idle和iowait合并为idle时间(在计算CPU空闲时间时,idle时间包含iowait),这样计算出的idle百分比会更高(因为iowait也是等待,并不是真正的空闲)。 mpstat则分开,idle是真正的空闲(不包括iowait)。 因此,严格来说,mpstat的%idle更符合“空闲”的字面意思,而top的idle百分比(包含iowait)则可能高估了实际空闲时间(因为iowait期间CPU实际上是在等待I/O,并有执行其他任务,但也不能算作空闲,因为系统有任务在等待)。 但是,在计算CPU利用率时,通常我们会将idle和iowait分开,因为iowait也是系统的一种状态,不能算作CPU的繁忙也不能算作完全空闲。所以,mpstat的方式更细致。 4. 在Android平台上的更优工具: Android平台基于Linux内核,因此也有/proc/stat。但是,Android通常不预装top和mpstat(需要交叉编译或通过busybox等工具集)。不过,Android提供了一些特有的工具: - dumpsys cpuinfo:通过`dumpsys cpuinfo`命令可以获取CPU使用率信息,但它的idle统计也是基于/proc/stat的,并且可能只输出一个总体的使用率(包括用户、系统、空闲等)。 - systrace:这是一个更强大的工具,它可以收集系统级的跟踪信息,包括CPU调度、I/O等。systrace可以给出每个CPU核心的状态(包括idle、running等)的详细时间线。因此,systrace在分析CPU idle方面非常精确,因为它直接基于内核的ftrace机制。 systrace的原理:利用内核的ftrace功能,记录每个CPU核心上的线程调度情况,从而可以统计每个核心在idle状态的时间。 另外,还可以使用perf工具(如果Android设备支持)来获取更底层的CPU性能数据。 因此,在Android平台上,如果需要更精确的idle统计(尤其是针对每个核心),systrace是更好的选择。 5. 引用说明: 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我们可以参考: [^1]:提到了systrace,它可以收集系统一级的时间信息。 [^2]:提到了vmstat计算idle的方式(平均占用率)。 [^3]:介绍了mpstat的安装和基本使用(属于sysstat包)。 [^4]:提到busybox提供了更全面的命令工具。 因此,在回答中我们可以引用systrace(来自[^1])作为Android平台的推荐工具。 总结回答: - top和mpstat都从/proc/stat读取数据,但top(通常)将idle和iowait合并计算idle时间,而mpstat将idle单独列出。 - 从准确性的角度,mpstat的idle更精确(只包括真正的空闲时间),而top的idle(包含iowait)可能高估了空闲时间。 - 在Android平台上,推荐使用systrace进行更精确的CPU状态跟踪(包括idle时间),因为它直接利用内核的跟踪机制。 生成相关问题: 1. systrace工具如何分析CPU idle时间? 2. 在Android平台上如何安装和使用mpstat? 3. 除了systrace,还有哪些Android工具可以监控CPU状态? 4. 如何解读/proc/stat文件中的CPU时间信息? 5. iowait时间是否应该计入CPU空闲时间?</think>### top和mpstat统计idle时间的原理与比较 #### 1. **idle统计原理** - **top命令**: - 数据来源:读取`/proc/stat`文件中的CPU时间计数器。 - 计算逻辑: 通过两次采样计算时间差: $$ \text{idle\%} = \frac{\Delta(\text{idle} + \text{iowait})}{\Delta(\text{user} + \text{nice} + \text{system} + \text{idle} + \text{iowait} + \text{irq} + \text{softirq} + \text{steal})} \times 100\% $$ 其中`idle`和`iowait`合并统计为"空闲"时间[^2][^3]。 - 源码实现: Linux内核的`proc/stat`通过`kernel_cpustat`累计时间片(单位:jiffies),top通过差值计算百分比([procps源码](https://gitlab.com/procps-ng/procps))。 - **mpstat命令**: - 数据来源:同样基于`/proc/stat`,但区分更细。 - 计算逻辑: $$ \text{idle\%} = \frac{\Delta(\text{idle})}{\Delta(\text{所有状态总和})} \times 100\% $$ `iowait`单独统计,不包含在`idle`内[^3]。 - 源码实现: sysstat工具包直接解析`/proc/stat`,严格分离各状态([sysstat源码](https://github.com/sysstat/sysstat))。 #### 2. **准确性比较(源码角度)** | **维度** | **top** | **mpstat** | |----------------|----------------------------------|--------------------------------| | **数据源** | `/proc/stat` | 相同 | | **idle范围** | 包含idle + iowait | 仅idle(iowait独立) | | **精度** | 较低(合并统计可能高估空闲) | 更高(状态分离更精确) | | **适用场景** | 快速概览整体负载 | 精细化分析CPU各状态占比 | **结论**: mpstat更准确,因其严格区分`idle`和`iowait`。当系统I/O繁忙时,top会将等待I/O的时间误判为空闲,而mpstat能避免此问题[^2][^3]。 --- ### Android平台的更优工具 #### 1. **systrace(推荐工具)** - **原理**: 基于内核Ftrace机制,记录每个CPU核心的调度事件(如`cpu_idle`),精确统计idle时间线[^1]。 - **优势**: - 直接挂钩内核,精度高于`/proc/stat`采样。 - 可视化时间线,可定位idle异常的具体进程和时机。 - **使用示例**: ```bash adb shell "atrace --async_start -c -b 4096 idle" adb shell atrace --async_dump adb shell atrace --async_stop > trace.html ``` #### 2. **perf工具** - **原理**: 通过PMU(性能监控单元)硬件计数器统计CPU状态。 - **命令**: ```bash perf stat -e 'power:cpu_idle' # 直接测量idle事件 ``` #### 3. **BusyBox扩展命令** - 若Android设备已集成BusyBox[^4],可安装完整版`mpstat`或`vmstat`: ```bash busybox mpstat -P ALL 1 # 显示每核idle率 ``` --- ### 总结建议 1. **精度要求高**:优先使用**systrace**,直接获取内核级idle数据[^1]。 2. **命令行快速分析**: - 用`mpstat`(需交叉编译sysstat或通过BusyBox)替代top。 - 示例:`mpstat -P ALL 1` 查看每核idle率。 3. **避免误区**: `/proc/stat`的idle计数器存在溢出风险(32位系统),长期监控建议用工具定期采样而非直接累加[^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