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ll的总结 LT和ET使用EPOLLONESHOT
在前面说过,epoll有两种触发的方式即LT(水平触发)和ET(边缘触发)两种,在前者,只要存在着事件就会不断的触发,直到处理完成,而后者只触发一次相同事件或者说只在从非触发到触发两个状态转换的时候儿才触发。
这会出现下在一种情况,如果是多线程在处理,一个SOCKET事件到来,数据开始解析,这时候这个SOCKET又来了同样一个这样的事件,而你的数据解析尚未完成,那么程序会自动调度另外一个线程或者进程来处理新的事件,这造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同的线程或者进程在处理同一个SOCKET的事件,这会使程序的健壮性大降低而编程的复杂度大大增加。
解决这种现象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单独的线程或进程里解析数据,也就是说,接收数据的线程接收到数据后立刻将数据转移至另外的线程。
第二种方法就是本文要提到的EPOLLONESHOT这种方法,可以在epoll上注册这个事件,注册这个事件后,如果在处理写成当前的SOCKET后不再重新注册相关事件,那么这个事件就不再响应了或者说触发了。这样就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来保证同一SOCKET只能被一个线程处理,不会跨越多个线程。
看下面的代码:
void Eepoll::ResetOneShot(int epollfd,SOCKET fd,bool bOne)
{
epoll_event event;
event.data.fd = fd;
event.events = EPOLLIN | EPOLLET ;
if (bOne)
{
event.events |= EPOLLONESHOT;
}
if (-1 == epoll_ctl(epollfd,EPOLL_CTL_MOD,fd,&event))
{
perror("resetoneshot epoll_ctl error!");
}
}
这里有一个问题,在操作ET模式下的EPOLL时,对EPOLLONESHOT没有什么太大的注意点,但是在LT时,就有一些注意的了。
前面说过LT会不断触发,所以在处理数据时,不需要在RECV时不断的循环去读一直读到EAGAIN,但如果设置了EPOLLONESHOT后,也得如此办理,否则,就可能会丢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