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T&T公司百年帝国的没落:
固话市场起家,暴利一家独大。为利润分割售卖本体,外部互联网兴起而慢慢没落。
a.内部华尔街投资人,主管员工想尽快从公司赚到钱,没人为他的以后发展考虑
b.外部,互联网的萌生和迅速发展导致原本的优势大大降低,甚至生存都成了问题。
发展内循环:华尔街投资--固话市场--贝尔实验成果
2.IBM
老华生以机械硬件起家,参与军方器械制造,军需计算弹道轨迹,而产生计算机。小华生聘请冯·诺伊曼研发电子计算机,进而推广到商用。IBM实验室足以媲美贝尔实验室。操作系统交给了别人开发,被比尔盖茨抓住机会。
a.客户为政府,军方,大型银行,学校....忽略了个人市场
b.反垄断法的限制
c.个人电脑市场的兴起,比尔盖茨的个人电脑独霸
3.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个人电脑微机,早期苹果机只能简单编程游戏,一般百姓不会喜欢。二代苹果机麦金托什,交互式操作,系统升级,打开个人市场。为了专注于苹果机的升级研发,聘请可口可乐总裁斯库利出任CEO。意见相左被踢出苹果公司,后成立Next工作室,专注于图形,后买下动画工作室,被迪斯尼收购。苹果公司在斯库利带领下战线越铺越长,苹果机被打压,开始亏损,差点被卖给其他公司。后乔布斯出山,定位于高端市场,新一代ipod音乐播放器带领了一套产品链的兴起。后来应用到iphone手机。stay hungry,stay foolish.
4.计算机工业的生态链
a.摩尔定律:每十八个月,计算机等IT产品的性能会翻一倍,或者说同等性能的计算机产品价格会降一倍。
b.安迪·比尔定律:原本属于耐用消耗品的电脑,手机等商品变成了消耗性商品而刺激着整个IT 领域的发展。
c.反摩尔定律:一个公司如果今天和十八个月以前卖的东西一样多,那么他的营业额就会降一半。
5.奔腾的芯
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位于美国硅谷,创始人--戈登.摩尔(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安迪.格罗夫是第四个加入英特尔并把它发展成为最大的半导体公司。比尔就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
英特尔依靠低端处理器起步,IBM完全使用他的8086处理器(IBM P所有处理器的祖宗)而声名大噪,当时日本在全球半导体数量上占比60%,英特尔凭借8086升级产品超过了所有日本半导体公司,坐上了头把交椅,奔腾的出现逐渐统一了市场。而英特尔唯一的对手就是摩托罗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摩托罗拉的处理器明显优于英特尔。
分析摩托罗拉的衰败:当时美国历史频道评价甲午中日战争,美国历史学家指出这是两个不同时代的军队的战争,而战争结果不会有任何悬念一个在专制的农业后期国家的军队很难打赢一个兴起的工业化国家的军队。而英特尔和摩托罗拉也是一样。两个公司的统帅,英特尔ceo安迪.罗格夫学者出身同时也是weijishidaide微机时代的最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好的ceo.而摩托罗拉有加尔文兄弟创办是一家世袭企业,富不过三代,而当时已经是孙子辈管理摩托罗拉。业务上:半导体只是摩托罗拉的一个部门而微机处理器也只是这个部门的一项业务,而对英特尔这却是他的全部,一旦失败就会面临灭顶之灾。专注的英特尔最终把微机处理器做得很大,而业务多样的摩托罗拉微机处理器败给了英特尔,手机上碰到了诺基亚,信号处理器上败给了德州仪器。
指令集之争,计算机的程序最重要变成指令集才能在处理器上运行。有复杂和简单指令集,英特尔时期还没有简单指令集,所以当简单指令集的处理器出现,英特尔接受了挑战,稳定在复杂指令集处理器上,依靠市场熬死了所有对手。
英特尔和AMD之争,AMD只是一家小公司,基因跟英特尔很相似,并没有给英特尔太大压力,甚至英特尔随时可以用现金收购,但是为了避免垄断而接受和AMD的竞争又有合作的关系。
向世界证明了处理器公司可以独立于计算机公司存在,而在个人微机市场的逐渐饱和,英特尔必须找到新的市场。
6.IT的罗马帝国--微软
乔布斯在苹果总部邀请比尔盖茨洽谈合作,让微软替苹果开发应用软件,拿出来还未上市的麦金托什的操作界面,让比尔盖茨看到了今后微机处理器的市场的发展方向,虽然在合同上乔布斯占了便宜,但是微软公司向来不甘于人下,虽然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微软收入微乎其微,发布window3.0时也只是同期苹果规模的1/5,很难料到微软差点要了苹果的命。
盖茨在大二的时候看到一篇介绍Altair公司微处理器的文章,就给老板写了一封信杜撰说为公司微处理器写了一个解释器,用户可以直接在处理器上编程,公司想看的时候,盖茨和艾伦几个周赶出来了一个,公司很满意,直接雇佣了艾伦,后来艾伦说服盖茨辍学,创办自己的公司微软。在与乔布斯合作的时候,微软同时与IBM合作,IBM为了获得操作系统的控制权,微软可以锻炼自己的队伍同时制约苹果。苹果早期软硬件都比微软先进不少,然而,苹果拒绝分享自己的麦金托什的技术结果,造成想从微机市场分一杯羹的兼容机厂商都去靠拢IBM和微软,苹果的市场占有率逐渐不低微软,IBM PC的开放性和信息全球化使得IBM兼容机越做越便宜,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苹果抢到了天时,而微软通过开放,兼容和廉价夺回了优势。
在公司内部,苹果当时的CEO库里斯和乔布斯打的一塌糊涂,乔布斯即将离开自己创建的公司。而盖茨请到同学鲍尔默以后日常事务都交给他处理,自己则专心考虑战略问题。在window3.1发布以后微软逐渐独立占领了操作系统市场,垄断操作系统只是盖茨建立IT帝国的第一步,后接连打出三记重拳,灭掉莲花,WordPrefect和网景公司,夺得了利润最大的应用软件市场。微软率先推出Excel,words,而莲花和wordPrefect在微软差不多完成的时候才起步,战争注定就要失败。而对新兴网络新星网景公司则是网络浏览器生死攸关的一场战争。盖茨表现出了超人胆识,气魄和指挥艺术;九十年代互联网的出现急需一个通用的网络浏览器,而网景公司率先推出了网景浏览器大受欢迎占领了市场,而盖茨认为只是一个普通应用软件并没有关注,在网景浏览器展示给盖茨的时候,他意识到,微软之所以控制整个微机市场就是因为控制着计算机无法绕过的接口操作系统,而网景浏览器控制了通向互联网的接口。盖茨马上制定方案收购被拒,想通过合作来转换被动,但是网景知道同微软合作的都没什么好下场,于是向微软宣战,因为他有着市场和技术上的优势。日本投降珍珠港的日子,盖茨宣布进军互联网,让很多工程师停掉所有工作专心开发IE浏览器。很快IE问世,但在功能上远比不上网景浏览器,于是使出了杀手锏,捆绑操作系统,以这种不正当的方式夺回了用户的控制权。IT帝国就此形成,在没有一个公司可以挑战微软。而微软也一直有反垄断官司的麻烦,2000年,微软被控分割成两个公司,市值当天缩水近半,但和共和党关系密切的微软在年底被翻案。虽然扼杀了不少新型网络科技公司,但他仍然是世界上先进最多市值最高的公司至今没有任何公司可以在他的垄断领域撼动他的位置。
7.互联网的金门大桥--思科(以旧金山取名,金门大桥为标志,连接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