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的关联过程

如下图所示:与TCP/IP三次握手的交互过程差不多。

1、Beacon意思是“信标”,海洋中的灯塔不停的闪烁以提醒过往的船只,802.11中的Beacon其功能类似于灯塔。无线AP(Access Point)会周期性的广播Beacon报文,告诉附近的无线网卡,这里有一个AP。

无线路由器隔多久发送一个Beacon。无线网卡都在ISM频道内一直持续扫描,等到扫到无线路由器的beacon时,就会在无线网络连接中显示这个无线路由器。

Beacon Interval设定较小,有助于无线网卡快速的发现无线路由器,加快连接速度。Beacon Interval设定较高,有助于无线网卡省电。Beacon Interval的单位通常是微秒。一般默认值是100。你可以将其改成50。

2、站点发送广播Probe Request 帧(SSID 为空,也就是SSID IE 的长度为0):站点会定期地在网卡支持的信道列表中,发送广播探测请求帧(Probe Request 帧)扫描无线网络。当AP 收到探测请求帧后,会回应探测响应帧(Probe Response 帧)通告可以提供的无线网络信息。无线站点会选择信号最强的AP 进行关联。无线站点通过主动扫描,可以主动获取可使用的无线服务,之后无线站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无线网络接入。单一Probe Request导致多个Probe Response被传送的情况,广播式的Probe Request会收到范围内的所有AP的响应。

3、回应一个ACK。

4、Authentication,开放系统认证是缺省使用的认证机制,也是最简单的认证算法,即不认证。如果认证类型设置为开放系统认证,则所有请求认证的站点都会通过认证。当FATAP 可能拒绝认证站点的时候,开放系统认证不会认证成功。开放系统认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无线站点发起认证请求,第二步AP 确定无线站点是否通过无线链路认证并回应认证结果。如果认证结果为“成功”,那么站点成功通过了AP 的链路认证。

更形象的比喻为:1、我是工作站A;2、证明你的身份;3、这是我的密码;4、如果密码正确,工作站就完成身份确认。

5、Association(无线关联)

                                                

三、实例分析

     仅列举几个特例,其他的报文大同小异。一个正常的报文一般是有请求,则会有回应。

1、 正常无线的共享密钥认证的交互过程:如下图:共享密钥认证是除开放系统认证以外的另外一种链路认证机制。共享密钥认证需要站点和设备端配置相同的共享密钥。共享密钥认证的认证过程为:站点先向设备发送认证请求,无线设备端会随机产生一个Challenge包(即一个字符串)发送给站点;站点会将接收到Challenge 加密后再发送给无线设备端;无线设备端接收到该消息后,对该消息进行解密,然后对解密后的字符串与原始字符串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说明站点通过了Shared Key 链路认证;否则Shared Key 链路认证失败。

A、 描扫(主动或被动)。

B、    站点向AP发起帧探测请求。

C、    AP发出探测响应。

D、站点向AP发起认证请求。

E、    AP无线设备端会随机产生一个Challenge包(即一个字符串)发送给站点。

F、    站点会将接收到Challenge 加密后再发送给无线设备端。

G、无线设备端接收到该消息后,对该消息进行解密,然后对解密后的字符串和原始字符串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说明站点通过了Shared Key 链路认证;否则Shared Key 链路认证失败。

H、 站点向AP发起关联请求。

I、      AP向站点的响应关联请求。

在报文中可以看到如下信息:在Probe Response中可以看到WEP为加密模式。

在Authentication报文中可以看到如下信息:认证方式为shared key

详细的分析请见另一篇文档。

     2、如下图,站点出现问题无法关联时,报文中可能会给出部分提示,如malformed packet。站点向AP发起认证请求,AP再向站点发起认证响应并加密,站点再发起异常报文,最后中断连接。就这样不停的认证直到站点终止连接才会终断向AP发出的请求。这种情形站点与AP之间则无法连接。

   3、AP软件存在的问题:下图是AP出现异常无法与网卡进行连接。如下图所示,站点发起一个探测请求的广播包,AP发起响应,站点再次向已知的AP发起探测请求,AP未发起响应。则说明AP存在问题。如果AP一直未发出响应请求,因此,站点与AP无法连接成功。

Probe Request(broadcast)与Probe Response报文。

Probe Request报文,但AP没有Probe Response响应报文。

4、站点不加密,AP为WPA时的出错信息

       (1)、发起探测帧(包含请求探测帧和响应探测帧);

       (2)、发起认证帧(包含认证请求和响应请求帧);

       (3)、发起关联帧(包含关联请求和关联响应);

(4)、Deauthentication帧。

   在交互过程中,Association中Privacy值为1(1表示加密,0表示不加密),后面消息中出现Deauthentication则表示无法连接加密方式或密码不一至。

出现Deauthentication的报文,如下图:

   5、站点与AP同时设置为WPA加密模式。

      (1)、发起探测帧(包含请求探测帧和响应探测帧);

      (2)、发起认证帧(包含认证请求和响应请求帧);

      (3)、发起关联帧(包含关联请求和关联响应);

      (4)、EAPOL帧(里面含有EAPOL的加密解密的交互过程):

<think>嗯,用户想知道无线连接完成后,IP地址是如何通过DHCP分配的。首先,我需要回忆一下DHCP的基本流程。记得DHCP有四个主要步骤:发现、提供、请求和确认,也就是常说的DORA过程。不过具体每个步骤的细节可能需要查证,比如设备在连接无线网络后,第一步是发送DHCP发现报文,这个报文通常以广播形式发送,因为设备此时还没有IP地址。 接下来,DHCP服务器收到发现报文后,会从地址池中选择一个可用的IP地址,然后通过DHCP提供报文回应。这里可能需要确认提供报文是否也是广播还是单播,可能因为设备没有IP,服务器可能使用广播回复,或者根据MAC地址进行单播?需要核实这一点。 然后是设备的请求阶段,设备可能会收到多个DHCP服务器的提供,所以它会选择一个并发送请求报文。这个请求报文同样需要广播,告知其他服务器它已接受某个提供的IP地址。最后,服务器发送确认报文,正式分配IP地址和其他配置参数,比如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等。这时候设备才完成网络配置,可以正常通信。 另外,用户提到了无线连接,可能需要考虑无线网络中的特殊因素,比如AP(接入点)的作用,是否会影响DHCP的过程。不过DHCP通常是网络层的协议,和物理层关系不大,所以流程应该是一致的,只是无线环境下可能有更多的中间设备,比如AP转发DHCP报文,但整个过程还是由DHCP服务器处理。 需要确保回答中提到的步骤准确,每个阶段的报文类型和作用正确。同时,引用提供的参考资料中的内容,比如引用中提到DHCP确认报文包含IP地址和其他参数,设备收到后完成配置,这部分要正确引用。另外,参考资料还提到DHCP在局域网中的应用场景,如企业网络、公共场所WiFi,这些可以作为使用场景的例子。 可能还需要补充DHCP租约的概念,即IP地址是有期限的,设备需要续租,但用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分配过程,所以可能不需要深入讨论租约续期,但如果有必要可以简要提及。 最后,确保回答结构清晰,分步骤解释,并且每个步骤都有对应的说明,同时引用正确的参考文献。可能还需要检查是否有其他细节,比如DHCP报文的格式,但用户可能不需要那么深入的技术细节,所以保持回答简洁明了即可。</think>### 无线连接后的IP地址分配与DHCP机制详解 #### **1. 无线连接完成后的触发阶段** 当设备(如手机、电脑)成功接入无线网络后,首先需要通过**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获取IP地址及其他网络参数(如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此过程分为以下四步: 1. **DHCP发现(DHCP Discover)** 设备向局域网广播发送`DHCP Discover`报文,寻找可用的DHCP服务器[^1]。此时设备无IP地址,源地址为`0.0.0.0`,目标地址为`255.255.255.255`。 2. **DHCP提供(DHCP Offer)** DHCP服务器收到发现报文后,从地址池中选择一个可用IP地址,通过`DHCP Offer`报文回应设备。此报文包含分配的IP地址、租期等信息[^2]。 3. **DHCP请求(DHCP Request)** 设备选择一个最优的`DHCP Offer`(可能收到多个),再次广播`DHCP Request`报文,确认接受该服务器的分配。 4. **DHCP确认(DHCP ACK)** 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发送`DHCP ACK`报文正式分配IP地址,并附带其他配置参数(如DNS服务器地址)[^3]。设备完成网络配置,可正常通信。 #### **2. DHCP分配机制的关键细节** - **IP租期管理**:DHCP分配的IP地址有租期限制(如24小时),租期过半时设备会尝试续租(通过`DHCP Request`直接联系原服务器)[^1]。 - **地址冲突检测**:DHCP服务器通过ARP协议检查IP是否已被占用,避免冲突。 - **动态与静态分配**:可为特定设备(如打印机)绑定静态IP,确保地址固定。 #### **3. 网络配置的其他参数** 除了IP地址,DHCP还会分配: - **子网掩码**:定义网络规模。 - **默认网关**:数据包转发的出口。 - **DNS服务器**:域名解析服务地址。 #### **4. 典型应用场景** - **公共场所WiFi**:用户连接后自动获取IP,无需手动配置。 - **企业网络**:支持大量设备动态接入,简化管理。 ```plaintext 流程图示例: 设备 → DHCP Discover(广播) → DHCP服务器 设备 ← DHCP Offer(IP分配提议) ← DHCP服务器 设备 → DHCP Request(确认请求) → DHCP服务器 设备 ← DHCP ACK(最终确认) ← DHCP服务器 ```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