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是软件工程师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我在教学和软件开发管理方面的实践,列举几个软件工程师“不职业”的行为或习惯,从另外一个侧面进一步探讨什么是真正的软件工程师职业化。
■ 文 / 陈尚义
职业化之于软件工程师非常重要。因为:软件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它的进度也看不见摸不着,需要软件工程师严格自律、善于沟通;软件开发是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性劳动依赖个人主观能动性,没有自我激励是不可能成为出色的软件工程师的;软件在国民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软件工程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下面是软件工程师十个“不职业”行为。在一些特定领域工作的人们可能会认为这些不具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例如,IEEE和ACM联合发布的关于软件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里,认为软件工程师首先要遵守的是社会公众原则,即所开发的软件要给人类带来福利,不能制造类似于计算机病毒那样的具有危害性的软件。由此,制作病毒显然是最大的“不职业”。然而,在一般的商业型公司里这个问题不是最突出的,因此制作病毒并没有包含在本文列举的十大不职业行为之内。
行为一:对外交付半成品
我们的态度反映在我们的工作上,职业化的人士从不从自己手上交出不合格的工作产品。那些不职业的软件工程师满足于把工作做成半成品,等着让别人来纠正他们的错误。
开发者总是不好好做单元测试,没有确认自己的代码符合不符合要求,就盲目自信地认为没有问题,提交给别人供集成和测试。殊不知,没有经过单元测试的代码,往往在集成和系统测试阶段发现大量的问题,要修复这些问题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个代价比你自己发现并修复要大得多,给组织造成了巨大损失。
行为二:不遵守标准和规范
职业化的重要特征是遵守行业标准,不能肆意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发挥。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技术规范,软件行业也同样如此,如IEEE发布的国际软件工程标准等;各个软件开发组织也有相应的代码规范、文档模板、代码审查清单等;有一定管理水平的软件开发组织还有相应的过程文件。
这些都是软件工程师在软件开发过程需要遵守的规定。特别强调的是,自人们认识到软件危机以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工业界都在不断地总结出软件开发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并把他们总结成为最佳实践,进而形成标准,这些最佳实践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要充分利用这些最佳实践和标准指导自己的行动。
行为三:不积极帮助他人
技术人员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保守秘密”,觉得自己开发的成果属于自己,不喜欢和别人共享。生怕影响自己在组织内的地位。
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这个简单的道理却被高智商的软件开发人士忽视。在其他行业中,帮助别人可能仅仅是一个美德,但在软件开发组织中,帮助别人还能为组织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所有这些正是软件工程学科所研究、并试图解决的问题。
行为四:版权意识不敏感
我们既是软件的制造者,也是软件最积极的使用者。如果我们自身不遵守版权,就会给其他人造成极大的、负面的示范作用,也是对我们自己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的例子,大量的软件工程师盗版使用了其他公司的产品,并以此炫耀自己的能力。
不尊重版权的另一个例子是:不认真阅读开源代码的使用限制条款就随意使用;随便找到一个开发包,不问来龙去脉就嵌入到自己的系统;错误地认为它在组织内所做的工作成果是自己的,在离职后转让给他人;看到别人使用盗版软件不制止,而且还继续传播。
行为五:对待计划不严肃
软件工程强调计划性。在软件项目管理里,任何项目都要经过策划(Planning),策划的结果是项目计划。项目管理者跟踪项目计划的执行情况,记录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的地方,对任何与计划有出入的想法都要事先经过评审和批准,然后才能付诸行动。
因此计划是严肃的。计划是大家沟通的平台,是检查项目状态(Project Status)的依据,也是控制项目变更的手段。计划还是一种承诺,因为策划过程是所有开发者都参与的,或者是征求过开发者意见的,承认了计划中的各种安排,就意味着你已经对外承诺了这些。
软件计划具有难以精确估计并动态变化的特性,因此需要我们软件工程师更加严肃地对待计划,而不应该成为我们不按计划行事的借口。
行为六:公事私事相混淆
公私分明是职业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利用公司设备做自己的事情;在上班时间浏览自己感兴趣、和工作无关的网站,如上班炒股票,都是不职业化的行为和习惯,属于假公济私。
反过来也一样是不职业的:用自己私人的设备处理公司的事务,用免费的邮箱发送和接收公司的邮件;带个人的电脑来办公室处理公司的业务。这样做,可能给组织的软件安全性造成危害,也可能对组织的工作造成麻烦、惹出版权官司。在公和私之间画上一道红线,做到公私分明,是职业化软件工程师必备的素质。
行为七:不注意更新自己
职业的与非职业的软件工程师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职业化的人士经常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保持自己在本行业的竞争能力。
我接触到的很多工程师,他们想走捷径,对技术浅尝辙止;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畏难而退:不想在一线战斗,喜欢搞他们想象的所谓的管理;想做测试,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测试对技术的要求不高……这些都是和职业化的软件工程师很不相称的。
行为八:不主动与人沟通
沟通,在软件开发领域,是责任问题,不是性格问题。
不主动沟通,其背后隐藏的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工程师的责任感不够。主动和上级、同行、下属沟通是职业化所必需的,因为软件开发需要团队协作,任何一个工程师的工作都可能会影响别人,进而影响全局。软件工程的实践表明,个别人缺乏主动沟通,往往导致整个团队的技术方案出现偏差,或整个项目的进度受到影响。
报告(Report)是沟通的一个方式,有时显得特别重要。当你承担的任务进展顺利的时候,要报告;特别当任务进展遇到困难、可能会影响别人或引起变更的时候,更要报告。配合项目经理和QA人员跟踪项目的计划执行情况,是每一个工程师分内的职责。
行为九:不遵守职场规则
一些工程师不能很好地遵守软件行业的职场规则。比如:互相告知或打听工资和奖金的多少;离职时带走公司的源代码和文档;或急于到新单位工作而不专心交接等等。
软件计划的不精确性,导致开发任务的分布不均匀,特别是重要里程碑(如产品发布)之前,往往需要一定程度的加班。对此,职业化的软件工程师应给予理解和配合。
行为十: 不够诚实和正直
配合项目经理做好计划是工程师不可推脱的职责。进度的安排是根据任务承担者的经验、水平来确定的,对所安排的任务,工程师本人应该有比较正确的判断。实际工作中,却碰到有些工程师一天能完成的任务故意说成是两天,为自己争取到过分宽松的环境。虽然,也有组织要求软件工程师对工作量和进度有一定的判断和估计能力,但这和故意虚报计划的性质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水平问题,后者是诚信问题。
工程师的正直来自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维护行业的道德水准和职业规范,软件行业才能持久健康发展。牺牲职业道德和规范水准,换来了暂时的经济利益,伤害的却是整个软件职业的荣誉和信任度。
作者简介:
陈尚义,198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现任中软通用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IEEE授权培训结构高级讲师。
(本文来自《程序员》杂志0910期,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0910期杂志)
.
一人只见,不于理睬
我们都是人,我们是普通的人,很多公司都在发展,哪有你们中软厉害呀,难道你们中软就做的好了?你敢说你们没有使用盗版操作系统吗?如果不敢以后不要出来放屁了……
纯属个人感觉,还不错,不过,其中部分是有点不”通用”
那么请问:Google的员工用20%的时间来做属于自己的项目是不是非常的不职业
满口的仁义道德,哈哈~官样的文章,根本没深入底层人民的生活啊,投桃报李,倒是压榨的老板喜欢天天把这些挂嘴上…
恩,确实是。顶了,学习。
行为一:对外交付半成品 :老板为了提早那到钱,把不得早拿点东西去忽悠。没有那么多时间,这是软件工程师能办到的吗??
行为二:不遵守标准和规范 :天天都要敢进度,BOSS天天拿着“扣钱”在那吆喝。你那还时间规范啊。这是我们能做到的吗?谁不想规范?那是傻蛋,但是你有办法和BOSS顶吗?一个月的工资被扣点。粥都喝不起。。汗~~
行为三:不积极帮助他人 :天天加班赶进度,老板都在那看着或是加视频,怎么帮啊??
行为四:版权意识不敏感 :这个真是屁话,你写的代码一定是像某人的或是相似的。怎么版板啊??
行为五:对待计划不严肃
行为六:公事私事相混淆
行为七:不注意更新自己
行为八:不主动与人沟通
行为九:不遵守职场规则
行为十: 不够诚实和正直
一半是基本的职场准则,一半是放X。
总结下就是,说和没说一个样!这就是领导腔!!
你说的全都是空话,下去吧
空话,套话,完全是站在公司领导者的角度考虑,对于我们这些IT民工毫无可取之处!
很完美的,很理想,毫无意义的空谈。这些是由具体的团队环境决定的,在一个锐意进去的团队中,遵守这些无可厚非;但在一个不求进取的团队中,谁遵守谁傻蛋,谁吃亏。
管理者总是希望所有人都按他的要求做.
规定条条框框.不但的教化我们要懂规矩。
各种场合,各种渠道来宣传他们的管理。
总是发明各种有利于他们的“规定”
老子就不喜欢这调调.
不如说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遵守八荣八耻 来的直接
总之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有德无才是废品
是啊 没时间考虑遵守 也没时间思考!
人在社会中,劣币驱逐良币。
什么样团队就有什么样的软件工程师,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团队。
为什么不探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带来十个“不职业”行为?
你是个屁股决定脑袋的人,动不动讲职业道德!
想起oracle大拿, 阿布说的话,中国的程序员还在为生计奋斗呢!
你收起你的道貌岸然的虚假,
为你们公司的员工做点实际的事情
不要,动不动都是员工的错!
最后一句,你很无耻!
不太实际,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放空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