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地址:
1. 本文的目标是提供一些vim的使用技巧,利用这些技巧可以提高vim的操作效率。部分技巧在vi上也可以使用,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是用vim了。
2. 本文是整理和总结使用技巧,而非讲解vim入门,因此不会涉及最基本的使用,例如如何上移或下移光标,对此类操作请参阅任何一本vim或者vi教程。
3. 本文阅读对象是了解了vim的基本操作,而希望高效地利用vim进行工作的人。熟练使用vim的人自然不必细读,如果能留下您的宝贵意见,本人将感激不尽。
4. 本文由本人搜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一般情况下用(里边的字母一般大小写无所谓,除非特别注明)表示按住ctrl同时按下相关字母,命令前加一个i表示在插入模式下用这个命令
1. 选定文字 / 拷贝粘贴
v为可视模式,可以选定多行。选定多行之后,可以用yy或者dd等等进行拷贝和剪切。
p 是粘贴
y 和d 可以直接拷贝或者剪切选定的内容
yw是拷贝一个单词
如果要复制整行的最简单办法就是V,y,p 就行了
v是可以选定一行任意个字符的,V是行选定的,一次一整行,然后通过向下或向上移动光标而选定多行。
对于v选定的,拷贝后就是这么多,选多少就拷贝多少,而V选定的,粘贴的话会自动换到下一行
命令模式下,也是块选定,不过是列块选定
2. 折叠代码
可以zf进行折叠, 用zo打开折叠,也可以方向键向右打开折叠,zc 关闭折叠(只要在被折叠的块中的任一个语句就行)
3. 缩进代码
是右缩进
按v选定后按=就是自动格式化代码,自动缩进,内部的递归的缩进都做到了
行左移>,该命令用于调整源码缩进格式简便快速。
4. 移动光标
%是从大括号的开始移动到大括号的结束位置
:后边加行号就是跳到这一行
5. 多文件编辑 / 缓冲区命令
vim下每一个打开的文件对应一个缓冲区(buffer)。
多文件编辑会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进入 vim 前所用的参数就是多个文件(这种情形称为 argument list)。另一种情形是进入 vim 后另外再开其它的文件(称为 buffer list)。不过都可以统称为buffer。
5.1 打开文件
vi flname1 flname2… flnameN
将多个文件调入缓冲,是 argument list。
:e filename
这是在进入 vim 后,在不离开 vim 的情形下再开其它文件,只要您要编辑的档案是在目前目录,Tab 补全键还是可以使用。是buffer list。
注意::e 或者:new 或者:split 后边可以跟目录,这样就可以在目录下慢慢找要打开的文件了
5.2 缓冲区跳转
:n
:2n 编辑下二个文件。
:N
:rew 回到首文件
:args 查看当前编辑缓冲文件状态
:e# 或 Ctrl-^
用:ls来显示缓冲区中的文件,编号后边有#的代表是前一个文件,可以通过:e#来进入,有%a的代表是当前文件,什么也没有的可以通过:bn来进入,这里的n代表文件编号。
:b文件名或编号
在 :ls 中就会出示各文件的编号,这个编号在未离开 vim 前是不会变的。这个指令 elvis 也是可以使用。当然 :e#编号 也是可以的,这样的用法则是所有 vi clone 都通用了。
在 buffers 中,减号 - 表示这个 buffer 并未载入,不过,不必担心,载入相当快速的。加号 + 表示这个 buffer 已经修改过了。
:bn
:bl
以上两个指令 elvis 不适用。
如果您是使用 vim 的 GUI,那就在菜单上就会有 Buffers 这个选项,可以很容易的知道及移动各buffer 间。
5.3 移除缓冲区
:bd(elete)
5.4 重新编辑
放弃一修改过的文件,重新编辑。
(1)使用命令 :q!强行退出后再vi flname重新进入。
(2)使用命令 :e!强行重编辑更便捷。这样也是会打开文件,但会放弃目前编辑文件的改变,否则如果文件已有变动,vim 预设是不让您随便离开的。:e! 后不接什么的话,代表舍弃一切修改,重新载入编辑中文件。
5.5 其他命令
:files 或 :buffers 或 :ls
在 elvis 中可使用 :b 来叫出 buffers。
:f 或 Ctrl-g
:f 文件名
:r 文件名
:35 r 文件名
gf
6. 查找命令
用/查找单词后,n可以跳到下一个,N则是上一个,:nohls可以取消高亮
查找时,:set ignorecase”项让VIM忽略大小写,“:set noignorecase” 来关闭这项功能。
7. 修改文字
cw:删除一个单词并进入插入模式,cc:删除一行并进入插入模式。
r:然后输入的字母将替换当前字母并保持命令模式,R则是不停的替换(一个挨着一个)。
0到行首,$到行尾。
8. 函数间跳转
ctrl+]和ctrl+T分别是查找函数的定义和返回,好像需要ctag的支持
i
大写 K
9. 窗口命令
= ctrl+w
:split 文件名 同时在一个页面显示多个文件的内容,类似多窗口,用切换当前窗口
f
_
用Ctrl-W命令指定光标移动:
等于是按下后,松开键盘,再按下一个命令就可以了.
如果要关闭分割窗口可以用:close,剩下只有一个窗口的话就不能关了。
多窗口是split,像用e打开多个文件是将文件放在缓冲区中。
10. 自动完成
i
i
i 补全一行。
比如你写过一行 for (int i = 0; i 即可。如果补全出来的不是你想要的那一行,你可以按
如果按
i
i
11. 注释整块内容
注释块的方法:
选定要注释掉的行
I之后输入的东西就是插入到选定的行前边的,直至Esc.
要去掉注释的办法:选定注释符//,然后d
列块选定后I是在前边都插入,A是在后边都插入
是按列块模式的选定,是行选定,v是普通选定
12. 其他命令
u可以撤销上一步操作, ctrl+r可以恢复
i命令执行一个普通模式的命令,执行完毕后回到插入模式,不用多次Esc
i后续字符
.
:!命令行
***********************************************************************************
我是 vim 粉丝, 用了许久, 有一些自己的感受, 又到处挖到一些别人的技巧. 感觉对 vim 粉丝比较有用, 就把它记在这儿. 希望借此文套出大家自己的巧活, 就正应了抛砖引玉的古话了.
先稍为介绍一下 vim. vi 是 unix/linux 下极为普遍的一种文本编辑器, 大部分机器上都有. vi 有各种变种, 在不同的机器上常用不同的变种软件. 其中 vim 比较好用也用得比较广泛. vim 是 Vi IMproved 的缩写, 表示更好的 vi. 我个人觉得它是非常好的编辑器(为了避免 Emacs 粉丝挑眼, 就不说最好了). 没用过的也建议试试看, 当然 vim 对编写文本文件很方便好用, 比如编写程序, html文档等等, 却不能用来编写 word 文档.
关于 vim 的安装, 基本使用方法等网络上能搜出许多, 就不在这里罗嗦了, 要是对 vim 有兴趣, 那就看看这里(中文文档):
http://vcd.gro.clinux.org/
本文就说些其中比较有用, 比较常用的命令, 若能熟练运用这些命令, 那么会发现编辑文件很舒服.
说明:
以下的例子中 xxx 表示在命令模式下输入 xxx 并回车
以下的例子中 :xxx 表示在扩展模式下输入 xxx 并回车
小括号中的命令表示相关命令.
在编辑模式或可视模式下输入的命令会另外注明.
1. 查找
2. 快速移动光标
位和编辑. 因此能更快一点移动光标是很有用的.
3. 拷贝, 删除与粘贴
结合的, 看几个例子就能够明白了.
4. 数字与命令
号定位. 如:
5. 快速输入字符
TAB 系统就会自动将剩下的字符补齐, 假如有多个匹配则会打印出来. 这就是著名的命令
补齐(其实windows中也有文件名补齐功能). vi 中有许多的字符串补齐命令, 非常方便.
6. 替换
7. 多文件编辑
8. 宏替换
因此我把它们定义到 - 上, 这样就很方便了.这些配置可以预先写到 ~/.vimrc
(windows 下为 $VIM/_vimrc) 中, 写进去的时候不用写前面的冒号.
9. TAB
10. autocmd
在新建文件时自动添加上版权声明等等. 这些命令一般定义在 ~/.vimrc 这样的配置文件
里面. 由于他很强大, 所以我不能给出很具体的说明, 只能举几个例子, 详细的请看帮助.
11. 常用脚本
我常用的有:
12. 常用配置
autocmd 定义等等. 比如:
13.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