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
PYthon3版本中,字符串是以Unicode编码的,也就是说,Python支持多语言

字符串
ord(),chr()
对于单个字符的编码,Python提供了ord()函数获取字符的整数表示,chr()函数把编码转换为对应的字符

PS:ord()需要'',chr不可加''
encode(),decode()
由于Python的字符串类型是str,在内存中以Unicode表示,一个字符对应若干个字节。如果要在网络上传输,或者保存到磁盘上,就需要把str变为以字节为单位的bytes。
Python对bytes类型的数据用带b前缀的单引号或双引号表示:
x=b'ABC'
要注意区分'ABC'和b'ABC',前者是str,后者虽然内容显示得和前者一样,但bytes的每个字符都只占用一个字节。
以Unicode表示的str通过encode()方法可以编码为指定的bytes,例如:

纯英文的str可以用ASCII编码为bytes,内容是一样的,含有中文的str可以用UTF-8编码为bytes。含有中文的str无法用ASCII编码,因为中文编码的范围超过了ASCII编码的范围,Python会报错。
在bytes中,无法显示为ASCII字符的字节,用\x##显示。
反过来,如果我们从网络或磁盘上读取了字节流,那么读到的数据就是bytes。要把bytes变为str,就需要用decode()方法:

如果Bytes中包含无法解码的字节,decode()会报错

如果bytes中只有一小部分无效的字节,可以传入errors='ignore'忽略错误的字节:

len()
函数计算的是str的字符数,

如果换成bytes,len()函数就计算字节数:

可见,1个中文字符经过UTF-8编码后通常会占用3个字节,而1个英文字符只占用1个字节。
在操作字符串时,我们经常遇到str和bytes的互相转换。为了避免乱码问题,应当始终坚持使用UTF-8编码对str和bytes进行转换。
由于Python源代码也是一个文本文件,所以,当你的源代码中包含中文的时候,在保存源代码时,就需要务必指定保存为UTF-8编码。当Python解释器读取源代码时,为了让它按UTF-8编码读取,我们通常在文件开头写上这两行:



python3与python2语法是不同的,注意
在python解释器中-*-不是下划线,注意
颜色如图为红色,这是正常的
格式化
在Python中,采用的格式化方式和C语言是一致的,用%实现

%运算符就是用来格式化字符。在字符串内部,%s表示用字符串替换,%d表示用整数替换,有几个%?占位符,后面就跟几个变量或者值,顺序一一对应。如果只有一个%?,括号可以省略。
常见占位符有:
%d 整数
%f 浮点数
%s 字符串
%x 十六进制整数
其中,格式化整数和浮点数还可以指定是否补0和整数与小数的位数
首先,引入一个场宽的概念,在C语言中代表格式化输出字符的宽度
例如:可以在%与字母之间插进数字表示最大场宽
%3d表示输出3位整型数,不够3位右对齐.
%9.2f表示输出场宽为9的浮点数,其中小数位为2,整数为6,不够9位右对齐,注意,小数点前的数字必须大于小数点后的数字,也就是9>2,小数点前的数值规定了打印的数字的总字宽,如果忽略了,则意味着总宽度无限制
%03d,表示位数不够以0补充
%s永远起作用,会把任何数据类型转换为字符串

%%是转义,表示%符号
format()
另一种格式化字符串的方法是使用字符串的format()方法,它会用传入的参数依次替换字符串内的占位符{0}、{1}……

-
注意缟码,符号
本文详细介绍了Python3中字符串的编码方式,包括Unicode编码的使用,ord()与chr()函数的操作,以及如何利用encode()和decode()方法在str与bytes类型间转换。文章还探讨了不同场景下编码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42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