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范围批量范围证明
1. 引言
在密码学应用中,常常需要一方证明其知道某个处于特定区间范围内的秘密整数。该方从区间范围 $R$ 中选取一个整数,对其进行加密或承诺,并公布密文或承诺。随后,需要证明密文所加密的或承诺中所包含的整数确实在 $R$ 范围内,且证明过程不能泄露该整数除处于此范围之外的任何信息,这一证明操作被称为范围证明。
范围证明协议需满足以下安全属性,同时保证较高的效率也十分重要:
- 正确性 :若整数在范围内,证明者知晓该整数且严格遵循证明协议,那么他能够通过协议中的验证。
- 可靠性 :若证明者通过了协议中的验证,那么该整数极大概率处于范围内。
- 隐私性 :证明过程中除了表明整数处于范围内,不会泄露该整数的其他任何信息。
最直接的范围证明技术是部分知识的零知识(ZK)证明,它逐个证明承诺的整数可能是范围内的每个整数,然后用逻辑或连接多个证明。但这种方法的计算量与范围大小呈线性关系,效率极低。
一些范围证明方案通过摒弃具有公共阶的循环群来提高效率,例如利用 $g^x$ 在 $g$ 的阶未知时对 $x$ 具有绑定性且能保持其在整数集 $Z$ 中的非负性这一特性,将范围证明转化为整数非负性的证明。然而,这些方案存在一些缺点,如可靠性依赖于计算假设,无法实现完美零知识或可模拟性,只能达到统计零知识。
最新且先进的范围证明方案虽然在实际小范围内具有较高效率,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可靠性有条件限制,隐私性依赖于特定数学问题的难度,且在实际小范围内的效率提升不够显著。
本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2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