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原理、成熟度与应用
1. 引言:从航海到软件生命周期的启示
在软件开发的世界里,就如同古代波利尼西亚人的航海与哥伦布时代的航海一样,虽然目标相似,但达成目标的过程却截然不同。波利尼西亚人在石器时代,凭借对星星位置、风向和海浪的了解,驾驶着用骨头和石头工具建造的多体独木舟,在没有金属工具和导航仪器的情况下,成功定居了太平洋上的众多岛屿。他们通过口口相传传承航海知识,能够利用星星的升起和降落来调整航线,在接近陆地时还能借助特定鸟类的飞行方向找到陆地。
而在哥伦布时代,造船者已经掌握了数千年的金属使用技术。哥伦布则依靠磁罗盘和航位推测法来导航,通过测量船速和方向来计算航行距离。然而,他没有使用校正过的罗盘,导致航线出现偏差。
这两种不同的航海方式启示我们,在软件开发中,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过程来实现相似的目标。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就是为了帮助管理者和开发者应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复杂性而存在的,就像分析模型或系统设计模型帮助开发者应对软件系统的复杂性一样。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有两种主要的视角:活动中心和实体中心。活动中心视角关注软件开发的活动,而实体中心视角则关注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工作产品。这两种视角是互补的,每一个产品都是由一个或多个活动产生的,而每一个活动也会产生一个或多个产品。
2. IEEE 1074 标准: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过程
IEEE 1074 标准为软件开发和维护定义了一系列必须的活动和过程,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开发生命周期模型的通用框架,并为典型情况提供示例。该标准将过程分为多个过程组,包括项目管理、预开发、开发、后开发和整体过程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9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