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从需求到模型的构建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分析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旨在产生一个正确、完整、一致且可验证的系统模型,为后续的设计和实现奠定基础。本文将深入探讨系统分析的各个方面,包括分析的概念、活动以及管理等内容,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1. 分析概述
分析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准确、完整、一致且无歧义的系统模型。开发者需要将需求获取阶段产生的需求规格说明进行形式化,并仔细检查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如果发现需求规格说明存在错误或歧义,开发者会通过与用户和客户进一步沟通来解决问题。需求获取和分析是迭代且增量的活动,它们并行进行。
1.1 分析的重要性
自然语言存在固有的不准确性和假设性,这使得需求规格说明可能包含歧义。例如,未指定单位的数量或未明确时区的时间都是模糊的。形式化有助于识别需求规格说明中的歧义、不一致和遗漏之处。将需求规格说明转化为正式或半正式的模型,可以迫使开发者在开发早期识别并解决难题,避免在后期测试或用户评估时发现问题而付出更高的成本。
1.2 分析模型的组成
分析模型由三个子模型组成:
- 功能模型 :由用例和场景表示,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
- 分析对象模型 :用类和对象图表示,关注系统操作的各个概念、它们的属性和关系。
- 动态模型 :用状态机和序列图表示,关注系统的行为。
2. 分析概念
2.1 分析对象模型和动态模型
分析对象模型是分析模型的一部分,它是用户可见的主要概念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