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上学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剖析
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偏好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作地与居住地分离的现象日益普遍。这一趋势对城市社会中的各类群体都产生了影响,其中,学生群体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学生上学的交通方式选择不仅关乎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与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密切相关。
1. 上学交通现状
如今,全球多数城市中,学生采用非机动方式上学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以德国城市的研究为例,约55%的学生使用公共交通上学,8%使用私家车或摩托车,17%骑自行车,20%步行上学。而且,交通方式的使用情况会随季节变化,冬季公共交通使用比例增加,夏季步行和骑自行车上学的比例则会因天气改善而上升。此外,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和年龄也会影响上学交通方式的选择。例如,在河滨县的一个郊区社区研究中,小学生步行和骑自行车上学的比例最低,仅约5.4%。
2. 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
影响学生上学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众多,主要可分为两类:
- 学生自身及家庭相关因素 :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家庭结构等。
- 外部环境相关因素 :如主流交通技术、城市基础设施以及交通系统应用等。
在美国,若学校距离近且周边具备安全保障因素,学生步行上学的比例会显著增加。然而,家长对交通事故和路上陌生人的担忧,成为孩子步行上学的主要障碍。在美国,5至16岁学龄儿童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案例中,上学途中发生的事故占比较高。
社会经济状况因素并非总是能直接反映学生上学交通方式的选择。在澳大利亚的研究中,学生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的比例下降了80%,其中低收入地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