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参与法律交易的相关法律问题解析
1. AI在法律交易中的角色与透明性要求
在法律交易里,规范的制定是为了保障第三方安全和权益,明确协议各方。当AI参与法律交易时,问题相对没那么严重,因为相关法律规定AI需告知与其交流的自然人其非人类身份。例如2021年提案的第52.1条规定,AI系统提供商要保证与自然人交互的AI系统能让自然人知晓正在与AI系统交互,除非情况和使用场景已明显表明。不过,经法律授权用于侦查、预防、调查和起诉刑事犯罪的AI系统除外,除非这些系统供公众举报犯罪。
所有参与协议签订的各方都应清楚是在与AI系统交流合作。同时,通过访问相关登记册,他们应了解AI被允许的行动范围。若AI仅被允许代表其他法律主体,它就不能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协议;若尝试这么做,合同将无效,责任由用户、提供商或其他负责控制其行动的人承担。但如果法律赋予AI更广泛的法律主体性,允许其在某些领域以自己名义行动,那么情况就如《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DCFR)所述。可以假设,允许AI以自己名义行动会涉及赋予其财产并要求其参加强制保险,这些信息会记录在相关登记册中。
以下是AI在法律交易中的权限情况表格:
| AI权限情况 | 合同有效性 | 责任承担方 |
| ---- | ---- | ---- |
| 仅代表其他法律主体,以自己名义签协议 | 无效 | 用户、提供商或其他负责人 |
| 被赋予广泛法律主体性,按规定以自己名义行动 | 有效 | 依具体情况 |
2. AI的意图与意图声明
当法律允许AI以自己或用户名义做出有效的意图声明时,需明确“意图”的含义。DCFR的第II. – 4:101条和第II. – 4:10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