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技术创新:从UWB MIMO到可穿戴织物天线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天线技术作为无线通信的关键组成部分,正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本文将探讨两种不同类型的天线:单极超宽带多输入多输出(Monopole UWB MIMO)天线和树形可穿戴导电织物贴片天线,以及如何通过导体分裂和相位混合来降低三相电缆的极低频磁场(ELF - MF)。
单极超宽带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性能分析
单极UWB MIMO天线由四个相互靠近的天线组成,这种布局使得天线之间容易受到相互辐射的干扰,这种干扰通过S参数衡量,被称为互耦。为了减少互耦对辐射模式的影响,采用了天线元件的正交排列和改进的接地结构(DGS)。
- 互耦分析 :设计的天线在整个带宽内,两个天线元件之间的互耦小于 - 20 dB。S参数显示其值远低于 - 20 dB,电压驻波比(VSWR)在整个带宽内理想情况下小于2,这表明接地平面的开槽蚀刻有助于实现更好的阻抗匹配性能和高隔离度。
- 包络相关系数(ECC) :ECC是衡量MIMO天线辐射元件相关性的重要参数,它可以通过S参数计算得出。理想情况下,两个天线的辐射模式完全独立时,ECC为零,但实际限制是小于0.5。该天线的ECC远小于0.001,这是一个很好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ECC = \frac{\vert S_{11}^ S_{12} + S_{21}^ S_{22}\vert^2}{(1 - \vert S_{11}\vert^2 - \vert S_{21}\vert^2)(1 - \vert S_{22}\vert^2 - \vert S_{1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