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文件系统与块层深度解析
1. 常见文件系统介绍
1.1 Ext4文件系统
Ext4文件系统由262,144个大小为4KB的块组成,总inode数为65,536个。其UUID可用于在fstab中挂载文件系统。当底层存储为RAID卷时,会用到步长(stride)和条带宽度(stripe widths)。默认情况下,Ext4会为超级用户预留5%的空间。
该文件系统将262,144个块划分为8个块组,每组有32,768个块,每个块包含8,192个inode,这与前面提到的总inode数相符合(8 x 8,192 = 65,536)。超级块结构的副本存储在多个块上,文件系统通常使用主超级块挂载,但如果主超级块损坏,可使用不同块位置的备份进行挂载。文件系统日志占用8,192个块,日志大小为8,192 x 4 KB = 32 MB。
Ext4是最古老的Linux特定软件项目之一,多年来在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性能方面都有诸多改进。它和XFS有很多相似概念,如日志记录、使用扩展区和延迟分配等,不过实现技术不同。和所有基于块的文件系统一样,Ext4将可用磁盘空间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块,作为原生文件系统,它广泛使用VFS中定义的结构,并按自身设计实现。由于其稳定性,它是Linux发行版中使用最广泛的文件系统。
1.2 网络文件系统
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协议的发展使远程文件共享成为可能,从而催生了分布式计算和客户端 - 服务器架构的概念,即分布式文件系统。其理念是将数据存储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的中央位置,多个客户端通过不同程序和协议请求访问这些数据,如文件传输协议(FTP)和安全文件传输协议(SFTP)。
与传统文件系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