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与情感:气候变化的具象表达
1. 引言
物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亲密的角色,它们可以很美、很有意义,能成为沉思的焦点。我们可以触摸、移动和持有物品,它们还能讲述故事。那么,如何利用物品的潜力,在人们与气候变化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呢?许多人在理智上理解气候变化问题,但很难真正与作为知识基础的数据产生关联。比如,怎样帮助人们将全球变化过程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何让人们理解气温仅升高1摄氏度的意义?又怎样帮助人们与地理上遥远地区的气候变化环境影响建立联系?
2. 数据对象的类型与作用
当我们将数据映射到物品上时,会从根本上改变与这些信息的互动方式,物品本身为解读创造了新的语境。这里介绍的三种数据对象,分别是数据产品、数据雕塑和触觉数据对象,它们各自有独特的数据通信方式和技术,包括类比、隐喻和索引方法。
2.1 数据产品 - 气候时钟
- 设计思路 :Ka Leng Kong设计的气候时钟(2019)将气候变化直接带入我们的家庭和日常生活。它用近十二个世纪的全球温度数据取代了时钟的12小时刻度。日常物品因其贴近生活和情感内涵,为数据通信提供了有趣的可能性。通过将数据映射到我们已经有个人关系的家用产品上,Kong创造了与这些信息的直接联系。
- 数据来源与呈现 :该时钟传达的是来自NASA全球气候变化网站的全球表面温度异常数据,即与长期(1951 - 1980年)平均温度相比,每年的温度高低情况。Kong通过一个典型的柱状图来传达数据,并将其弯曲成圆形。每个柱子代表十年的平均温度,两侧标注了摄氏度的平均温度和相应的年份范围。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4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