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性逻辑与理想图示:维特根斯坦式方法
1. 标志性逻辑与理想图示概述
在某些逻辑体系中,对于所有等价公式,会分配唯一的理想图示,并且合适的读取算法能从理想图示中“读出”逻辑形式。这种逻辑可被视为“标志性逻辑”,因为理想图示通过其句法属性来识别逻辑形式。理想图示的特征充当了具有某些共同属性的(反)模型集合的身份标准,并且在这种逻辑中,句法先于语义,即对于给定公式,在对其进行单个解释评估之前,就可以独立识别模型和反模型的属性。
普通语言的外在形式和逻辑公式的外在形式都可能导致(逻辑、语言或哲学上的)误解。而这种逻辑通过等价变换揭示逻辑形式,避免了这些误解,同时也阐明了我们对逻辑公式构造的隐含理解,以及这种构造对确定命题真假条件的贡献。
2. 逻辑证明
2.1 传统逻辑与标志性逻辑的证明差异
在传统逻辑中,逻辑证明是在正确且完整的演算中从公理(或辅助假设)推导出定理。而在标志性逻辑中,证明过程是将初始逻辑公式转换为理想图示,从而能够识别相应的逻辑形式。因此,这里的逻辑证明不仅仅是对逻辑定理的证明,而是更广泛地回答了初始公式如何有助于确定一般的真假条件这一问题,逻辑定理(或逻辑矛盾)的证明只是这个一般过程的特殊情况。
2.2 标志性逻辑证明与决策过程
由于理想图示能确定真假条件,进而可以判断初始公式是否“在所有解释中都为真”,所以标志性逻辑中的证明过程相当于一个决策过程。目前,该逻辑的关键挑战在于指定将逻辑公式转换为理想图示的算法。
3. 命题逻辑中的理想图示
3.1 维特根斯坦的符号表示
从 1912 年到 1914 年,维特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