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type可视化的认知效应及研究展望
在信息可视化领域,一种有着近百年历史且曾在社会科学中广泛应用的方法——Isotype,其相关研究却极为有限。不过,一些实证研究为Otto Neurath的部分观点提供了支持。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Isotype可能产生的效应,以及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Isotype的几种效应
- 可数性效应
- 有研究表明,离散图标可能与“即刻识数”(subitizing)现象有关,能提升记忆和推理能力。Brase在2014年的研究中,让参与者完成贝叶斯推理任务,使用图标作为视觉辅助的参与者表现远超其他组(如使用轮盘表示或无视觉辅助的组)。
- 然而,与其他成熟的可视化方法相比,离散图标在何种情况下更具优势尚不清楚。例如,即刻识数现象表明每个变量使用少量图标效果较好,但变量数量增加时,能否通过单次注视准确判断差异还未知。
- 图标性效应
- 人们对具象象形图在感知过程中的实际效果期望很高,认为它们易于识别、理解和记忆,还可能支持图表解码,降低认知负荷,使接收者能快速辨别主题和主要信息,并将资源用于反思和推理。
- 但多数实验未发现完全抽象的视觉标记(如几何形状)和具象图标之间存在差异。不过,也有实证数据显示图标性有积极影响。例如,Haroz等人在2015年的第三个实验中发现,使用象形图的可视化在1 - back设计中错误率略低;Lin等人在2013年的研究中发现,具有语义共鸣颜色的条形图能提高比例比较的速度。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