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量子与分子计算中的大数定律系统设计
1.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编程
在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编程中,我们可以自由使用任何积项。这意味着在逻辑积项和物理纳米线之间存在着类似的分配自由度。
2. 纳米级独特寻址与统计差异化
在纳米工程中,构建差异化的纳米级图案是一项关键挑战。传统的光刻方法在经济上难以扩展到纳米尺度。目前有一些自下而上的组装技术可以产生有趣的纳米级特征,这些技术通常只能提供以下两种结构之一:
- 规则结构,如交叉开关、存储核心和PLA。
- 统计结构。
规则的交叉开关结构在没有对其交叉点进行编程的情况下无法使用,这就需要进行纳米级的差异化处理,以便对单个纳米线进行寻址。因此,我们开始探索从统计组装中提取的大数特性,并思考这些特性是否能用于构建所需的纳米级系统。
3. 纳米级接口
一个关键挑战是如何从传统的微尺度导线对纳米级导线进行寻址。由于纳米级组件可能并不完美,且最初可能是规则的、无差异化的阵列。如果能通过可靠的微尺度导线对纳米级导线进行寻址,我们就可以测试资源、配置系统以使用功能性资源,并对规则结构进行可编程的差异化处理。
由于微尺度导线(如间距为100 - 200nm)和纳米级导线(如间距小于20nm)之间存在尺度差异,直接将每根纳米级导线连接到一根微尺度导线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会影响纳米级导线的紧密排列。一种自然的解决方案是使用解复用器,它可以解码密集编码的输入,并用于寻址其输出之一。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解复用器只需要$log_2(N)$根输入导线就可以指定要寻址的$N$根纳米线中的哪一根。对于足够大的$N$,$log_2(N)$会远小于$N$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