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linux内核构建最小的根文件系统-一步一步精简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为Linux内核构建一个最小的根文件系统,通过精简Busybox和相关库,最终保留了必要的组件,如bin/sh、lib关键库以及dev/console。过程中分析了Busybox的依赖,确保系统的最小化运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linux内核init进程函数的部分代码如下:
01 if ( execute_command)
02 run_init_process( execute_command);
03
04 run_init_process( "/sbin/init");
05 run_init_process( "/etc/init");
06 run_init_process( "/bin/init");
07 run_init_process( "/bin/sh");
08
09 panic( "No init found.  Try passing init= option to kernel.");
10 }

代码中我们看出,linux内核在初始化的最末段,也就是挂载了跟文件系统之后,开始了与根文件系统,也就是用户应用的沟通,我们看到:内核分别尝试了/sbin/init, /etc/init, /bin/init, /bin/sh四个应用的执行,由此可以想到,只要我们准备相应的应用,并且只要满足其中之一,就可以启动系统了,如果任何的一个都没有满足,那么久会出现很经典的内核panic:No init found.  Try passing init= option to kernel.

在此,我们利用现有分析,构建一个可以说是很小的根文件系统,busybox是针对嵌入式开发需求,集各种unix工具于一身的很小很强大的工具集。busybox的编译过程不再赘述,现假设busybox编译后已经生成如下文件夹:

  bin  linuxrc  sbin  usr

其中,linuxrc为程序,bin、sbin、usr为文件夹,其实三个文件夹内绝大部分是程序,并且是指向bin/busybox的链接,也就是所有的命令均由bin/busybox执行

我们看到,内核初始化最后一次尝试的bin/sh, 猜想上来sh并不会跟其它的程序产生关联,所以干脆删除sbin和usr再说,同时linuxrc似乎也不是必须,最多内核报告错误,并不会产生panic,所以精简后,根目录如下(有点裸了:)):

 bin

呵呵,现在想,估计是启动不起来的,为什么呢?起码sh程序或者说busybox要依赖一些动态库,当然可以编译选择静态编译了,那么似乎连什么库都不要,但是我们这里说的最小,并不是文件最少,而是最必须的意思,同时默认busybox编译,采用动态库,所以无论怎么说,lib库是最小根文件系统必须的。所以,添加lib目录,其中的动态库文件来自交叉编译器的lib目录。现在的最小根文件系统如下:

  bin lib

这时候,先别急,我们发现bin目录下,仍然有很多文件,当然也是链向bin/busybox的链接,也就是说,有没有他们没什么关系,那么如果删除他们也没什么影响咯,开始精简bin目录,精简后目录如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