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原理
nat是改变IP报文中源目地址的一种处理方式;让局域网用户访问外网资源,也可以设定内部的应用对外提供服务;NAT功能通常被集成到路由器,防火墙等设置中。
1.私有地址范围:
·A类: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2.NAT类型
(1)静态NAT
静态nat
·内网中主机私有ip地址与一个公网IP地址相绑定;
·实现一对一转换;
·实际中很少使用,因为一个公网ip地址无法为内网多台主机提供服务。
(2)动态NAT
·动态nat基于地址池来实现私有地址和共有地址的转换
(3)NAPT
·网络地址端口转换NAPT允许多个内部内网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公有地址的不同端口
·“内部网络ip+端口号”与“公网ip+端口号”一对一绑定
(4)Easy IP

文章详细介绍了NAT的基本原理,包括私有地址范围和不同类型的NAT,如静态NAT、动态NAT、NAPT、EasyIP。在实验配置部分,分别展示了静态NAT、NAPT和EasyIP的配置过程,强调了路由器配置和IP地址转换的重要性。NATServer的配置由于时间限制未完成。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