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还是不跳,这是个问题--浅析换工作的成本

本文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方法来帮助读者分析是否应该换工作。通过对比现有工作与潜在新工作的优缺点,可以有效地评估换工作的成本。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跳还是不跳,这是个问题--浅析换工作的成本

版权声明:原创作品,允许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版、作者信息和本声明。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文地址:http://blog.youkuaiyun.com/jobchanceleo/archive/2007/05/07/1598920.aspx
 
如果有人对我说:“Leo,我毕业后工作五年了还没有换过工作呢!”
听到这话的我第一反映是:“你是国家机关里的公务员,今年公务员录取比较好像是好几百比一。你这个家伙早几年考上了,不错。或者是在类似事业单位的地方干,反正不错。”
我们假定跟我说话的人叫“何古定”吧,这样好记。
如果接下来他告诉我:“我不是公务员。”
我的第二反映是:“何先生你是学生创业OR是你们家自己的公司,五年奋斗还能在市场上坚持,祝贺!”
何古定:“也不是。”
口口口口口口作者在此删除1千字……
无论何先生是那种情况,相信不换工作原因多半与转换成本过高有关。
 
换工作(跳槽)是当今工作在公司里的人经常遇到的事情,没什么稀奇的,N年在一家公司的相同职位上干才是件稀罕事。但是,“跳还是不跳”这个问题仍然却时不时地困绕我们一下。
 
对于解决跳还是不跳这个问题,画个表分析一下,权衡一下跳的机会成本是个简单易行的方法。
 
找张白纸一上、一下画上个大大的“T”字,在T字左右两边写上如下内容。
 
上边的T字左边写上现有工作的好处,右边写上现有工作的不足。下边的T字左边写上新工作的好处,右边写上新工作的不足。之后,按以下逻辑进行分析硬条件、软条件。
 
硬条件(能准确衡量)一般包括:职位、薪水、福利、上下班远近、企业性质。
软条件(不能准确衡量)一般包括:公司前景、企业文化、本部门的领导风格是否适合自己、职位和技能的上升空间、自己在此还能能学到的东西、自己留下(离开)给部门带来的影响。
 
列地越清楚,就越方便判断。列出之后,把目前公司的好处与新公司的好处相比,再把两个公司的不足之处相比。
 
下面举个例子:
小刘目前在一家软件公司,职位是初级程序员,同学给他介绍了另一个软件公司的工作机会,职位是程序员。小刘把现公司的工作和未来可能“跳”去公司的工作进行比较如下:
 
目前公司职位:初级程序员
有保险
薪水低(1500元)
离家近(20分钟)
缺乏上升空间
相对稳定、有熟悉的环境
没有公积金
目前经理的风格随和、与自己关系不错
……
……
 
 
新公司职位:程序员
有保险、公积金
离家远(60分钟)
薪水有提升(2000元)
新的环境虽然熟悉熟悉
相对正规、更有发展
不了解的新行业
……
工作压力很大
 
……
 
故事的结尾是:小刘权衡之后对“跳还是不跳”有了自己的答案。
 
T表就如同一个天平。
如果相较之下天平向一个方向明显倾斜,跳还是不跳就结果立现。
如果还出不了结果。建议你写完后把这张纸放一放,一周之后再拿出来看。看一看是否有能增加的因素。相信反复多次之后,针对目前阶段的情况,较适合自己的选择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总之,无论多跳之前我们计划的如何周全,新的工作机会多多少少对我们来说都有“黑洞”,即我们无法了解的部分。不明朗的部分越小、我们对自己的情况分析地越到位,那跳的成功率就越高。
 
在留言中分享你的高见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