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概述
3.2 对象已死吗?
3.2.1 引用计数算法
3.2.2 可达性分析算法
3.2.3 再谈引用(强、软、弱、虚)
3.2.4 生存还是死亡(两次标记过程:GC Roots、finalize()、F-Queue、Finalizer)
3.2.5 回收方法区
3.3 垃圾收集算法
3.3.1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3.3.2 赋值算法(Copying)
3.3.3 标记-整理算法(Mark-Compact)
3.3.4 分代收集算法(Generational Collection)
3.4 HotSpot 的算法实现
3.4.1 枚举根节点(OopMap)
3.4.2 安全点
3.4.3 安全区域
3.5 垃圾收集器
3.5.1 Serial 收集器
3.5.2 ParNew 收集器
3.5.3 Parallel Scavenge 收集器
3.5.4 Serial Old 收集器
3.5.5 Parallel Old 收集器
3.5.6 CMS 收集器
3.5.7 G1 收集器
本文深入探讨了垃圾回收机制的核心概念和技术细节,包括对象存活判断方法、各种垃圾收集算法及其在HotSpot虚拟机中的具体实现,并介绍了多种垃圾收集器的特点。
108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