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我的将近六年的辩论生涯的一个终结,似乎一切都有着特别的意义。21岁的我告别了我将近用了半个青春去热爱的事业—--辩论。
依稀还记得初中的自己还是一个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明白的小男孩,在众人面前的发言总是在颤抖与不安中度过,记得初中参加的一次演讲比赛,我的成绩是全场倒数第二,哈哈,当初的那种尴尬与窘迫的心情到现在还是记忆深刻。得知成绩了之后,怀着一种悲伤与自责的心情,骑着自己的单车在飞云江大道上飞车,那种青涩的感觉真的很好。
高中青涩的辩论
第一次与辩论的邂逅,其实有点偶然与幸运,好像当初我是跟同学一起去我们瑞中的辩论队进行选拔,其实去之前我并没有抱多大期望,可是生命好像在那一刻埋下了冥冥中注定的种子。还记得,那是一个非常大的阶梯教室,里面有着一帮跟我一样年轻的人,第一场的选拔是跟两位学长和一位学姐的对辩:帅哥张潇、才子瑞宣、美女晓莉,在那个思辨飞扬的晚上,我,脱颖而出了,也就是那天,我的生命开始了和辩论的不解之缘。
可是,小朋友们,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的,那还仅仅还是一个初选,真正的试炼是在十一假期的集训选拔。还记得那段美好的日子,在学生会办公室里大伙儿一起笑一起睡一起辩论。那时候我的印象中越发的感觉面前的这些人可能是我今后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朋友,结果,真的如此。
辩论中,我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张潇,潇洒的身影、英俊的外表、美好的言语,我想,没有人不会在第一时间被眼前这个风度翩翩的男孩所吸引。进入了辩论队之后,一直得到潇哥的提拔与培养,记得当时还有个兄弟,bingbing,每天在午饭后我们三个就到了一个小运动场,进行一场场的辩论和训练,那段日子,我的脑子里没有一丝杂念,唯一的心思就是练好辩论,不为别的,仅仅是因为那份美好与纯真。
第二个要感谢的人就是瑞宣,那一副眼镜下隐藏的智慧会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让人对这个人产生浓浓的敬意。记得最初跟瑞宣的邂逅其实倒不是因为辩论,而是文学社的选拔,一个书生气十足的大男孩,阳光中带点狡黠的笑容,我相信,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同学。
第三个要感谢的人当然就是晓莉姐了,一个外表与气质兼顾的美女,感觉高一的时候辩论中如果没有了晓莉姐的笑容与身姿,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一个合格的一辩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的。
渐渐的,在他们悉心的引导与培养下,我渐渐从一个滞涩的盘问三辩,到陈词的一辩,进而是对辩的二辩,然后到了我现在的位置—--四辩。一切按部就班,一切风起云涌。平凡的成长中充满了奇妙的味道。
第一次比赛,记得我当的是三辩,跟着潇哥在那边比赛,还有小莉,还有陈颖,比赛很顺利很精彩,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当初的辩题:留学低龄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那个熬夜准备另一天比赛的夜晚,青涩的我,上路了。
第二次比赛,不是在瑞中举办了,我们一大早去了玉海高中,也是以前的老瑞中,我们一起爬了山,一起跟着电视台的记者聊了很多,但是比赛在那天居然停办了,呵呵,现在想来那一场闹剧可能很多人都忘了。过了几天这场延迟的比赛终于也在我们的胜利中度过了,对阵的是给我们留下印象很深刻的四中,至于为什么深刻,主要是因为我的好兄弟王周啊,跟其中的一个女子发生了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变成了辩论中一个很大的经典!呵呵!
第三次比赛,我并没有参加,上场的人是小莉、张潇、瑞萱、蔡丹,但是那场比赛在我整个人生中的影响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比赛前二十分钟确定辩题和立场,然后开始比赛。那场比赛真的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精彩绝伦。从那天开始,我坚定了一个想法:我的青春将会因辩论而非凡!
至此,我的一路成长,一路跌跌撞撞,就像一卷相机的底片,黑白的轮廓中渐渐地在阳光下折射出五彩的美好。王周、周峤、李根、陈颖、光哲、飞凡、美玲、斌斌。。。。。。一个个人名一张张脸铺陈开来,当初对辩论的向往与憧憬又仿佛再现。
高二,稚嫩的我,不得不挑起了大梁,经历了风雨的洗练,把幼稚脱去,和青涩告别。辩论队队长的称号在别人看来是一个很大的光荣,但是却给我这个,别人看来好像从来不会有压力的人,带来了很重的压力。那段日子的回忆一直被我珍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美好的盒子里,时不时就会打开看看。如果说之前是成长篇的话,那么这一页便是成熟篇吧。在那段被催熟的日子里,我收了很多弟子,其中一个现在已经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之一----那就是乐超,这个有点胖有点可爱的小男孩,在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我就很喜欢,以后的日子里在我悉心的培养和指导下他也光荣的从我的手中接下了辩论队队长的称号,包袱成功丢出,嘿嘿。高二打的比赛中其实最有印象的就是第一场,也可能是因为那一场是我发挥最好的一场吧,第一次感觉自己真正的主导了比赛,控制了场下,那种王者的感觉无法言喻。青春就在一天天翘晚自习的日子中度过,泡面、零食、欢声笑语标榜了我们不朽的青春!
高三,无数次被成绩打击,无数次被班主任打击,那段艰辛的日子支持我一路走下来的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辩论,经常会去回忆,有时候感觉回忆美好真的是治疗伤痛的最佳良药。经常会回到我们当初训练的学生会办公室,我们在里边唱歌、辩论、讲笑话,在外面的小场地上打篮球、打羽毛球;经常会去看看那个超市旁边的贵宾室,一张张幼稚的脸孔仿佛就是当年的自己,只是过了两年多,自己的心境真的变得很复杂了。
高中的美好,有两个,一个是九班,另一个就是辩论,感谢高中辩论的兄弟姐妹!真的。
美好的大学辩论
辩论真正的天堂---大学,我来了,带着一般人无发拥有的积淀和热情,我来到了X大学。
来X大学打的第一场比赛是在大一第一学期,在软件学院的比赛中,我认识了睿妈、枫军、刘洋,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那时候的我们到底有多么年少轻狂,多么嚣张跋扈,一条冠军之路就在我们的面前铺陈开来。
接着我成立了软件学院的辩论队:我、刘洋、高睿、新平、路野、李辉,呵呵说起来惭愧,在后面的学校的第一场辩论赛中就消失在战场中了。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难过,大家都珍惜那种奋斗和友谊的美好。
然后我来到了校队,参加了沈阳市的环保杯比赛、知识产权比赛、参加了全国大专辩论赛,一场场的比,一场场的比,同样的激动和兴奋,但是总感觉缺了点什么东西,好像我对辩论原来的那种纯真与向往在一场场的比赛中被消磨掉了。
然而就在昨天,我站在了同样的舞台,软件学院辩论赛,同样的位置:四辩,同样的队友,居然连辩题都跟大一比的时候几乎差不多,只不过我站在了另一方,突然我回想起了第一次我跟辩论接触时那种奇妙的注定的缘分,我内心对辩论的纯真好像又被唤起,真的很感谢大家,能让我有这么一次谢幕,我也很感谢老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跟我最爱的辩论告别,更感谢的是我自己,一路走来,最重要的东西,对辩论的纯洁的向往又失而复得了。呵呵。
感谢我六年里的所有队友,你们是我辩论的原因;感谢所有的对手,你们是我辩论的动力。真的感谢,我走了,辩论,六年了,是时候说再见了,如果真的有缘的话,希望等我去美国的时候用英语跟其他世界的精英好好较量一番,呵呵YY一下,感谢你读完了这篇这么多话的文章,我的朋友。
辩者如斯,我爱辩论,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