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贴见:http://topic.youkuaiyun.com/t/20060424/13/4709025.html#
35 楼sharpdew(风刃)回复于 2006-04-25 15:40:37 得分 40
我完整地贴一下:
上述代码容易看懂,但我觉得核心的是在针对试探-回溯算法所用的数据结构的设计上。
程序采用了递归,也就是借用了编译系统提供的自动回溯功能。
算法的核心:使用bit数组来代替以前由int或者bool数组来存储当前格子被占用或者说可用信息,从这
可以看出N个皇后对应需要N位表示。
巧妙之处在于:以前我们需要在一个N*N正方形的网格中挪动皇后来进行试探回溯,每走一步都要观察
和记录一个格子前后左右对角线上格子的信息;采用bit位进行信息存储的话,就可以只在一行格子也
就是(1行×N列)个格子中进行试探回溯即可,对角线上的限制被化归为列上的限制。
程序中主要需要下面三个bit数组,每位对应网格的一列,在C中就是取一个整形数的某部分连续位即可
。
row用来记录当前哪些列上的位置不可用,也就是哪些列被皇后占用,对应为1。
ld,rd同样也是记录当前哪些列位置不可用,但是不表示被皇后占用,而是表示会被已有皇后在对角线
上吃掉的位置。这三个位数组进行“或”操作后就是表示当前还有哪些位置可以放置新的皇后,对应0
的位置可放新的皇后。如下图所示的8皇后问题求解得第一步:
row: [ ][ ][ ][ ][ ][ ][ ][*]
ld: [ ][ ][ ][ ][ ][ ][*][ ]
rd: [ ][ ][ ][ ][ ][ ][ ][ ]
------------------------------------
row|ld|rd: [ ][ ][ ][ ][ ][ ][*][*]
所有下一个位置的试探过程都是通过位操作来实现的,这是借用了C语言的好处,详见代码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