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系统一切以文件的方式存储于硬盘,应用程序数据需要时刻读写硬盘,所以企业生产环境中对硬盘的操作变得为重要,对硬盘的维护和管理也是每个运维工程师必备工作之一。本节介绍硬盘简介、硬盘数据存储方式、如何在企业生产服务器添加硬盘、对硬盘进行分区、初始化以及对硬盘进行故障修复等。
Linux 系统中硬件设备相关配置文件存放在/dev/下,常见硬名:/dev/hda、/dev/sda、/dev/sdb、/dev/sdc、/dev/vda。不同硬盘接口,在系统中识别的设备名称不一样。IDE 硬盘接口在 Linux 中设备名为/dev/hda,SAS、SCSI、SATA 硬盘接口在 Linux 中设备名为 sda,高效云盘硬盘接口会识别为/dev/vda 等。
/boot 分区三种查看方法
1、dumpe2fs /dev/sda1 |grep “Block size”
2、tune2fs -l /dev/sda1 |grep “Block size”
3、stat /boot/|grep “IO Block”
**
硬链接介绍**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 inode 编号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个 inode 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 UNIX/Linux 系统多个文件名也可以指向同一个 inode 号码。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
创建硬链接的命令为:ln jf1.txt jf2.txt,其中 jf1.txt 为源文件,jf2.txt 为目标文件。如上命令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 inode 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 inode。inode 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 inode 的文件名总数,这时会增加 1,变成 2,同样删除一个 jf2.txt 文件,就会使得 jf1.txt inode 节点中的"链接数"减 1。如果该 inode值减到 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 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 inode 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 区域,
软链接介绍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一种链接-软链接。文件 jf1.txt 和文件 jf2.txt 的 inode 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 jf2.txt 的内容是文件 jf1.txt 的路径。读取文件 jf2.txt 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 jf1.txt。无论打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 jf1.txt。这时,文件 jf2.txt 就称为文件 jf1.txt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文件 jf2.txt 依赖于文件 jf1.txt 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 jf1.txt,打开文件 jf2.txt 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是文件 jf2.txt 指向文件 jf1.txt 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 jf1.txt的 inode 号码,因此文件 jf1.txt 的 inode 链接数不会发生变化。
fdisk 分区命令参数如下
b 编辑 bsd disklabel; c 切换 dos 兼容性标志;
d 删除一个分区; g 创建一个新的空 GPT 分区表;
G 创建一个 IRIX(SGI)分区表;l 列出已知的分区类型; m 打印帮助菜单;
n 添加一个新分区; o 创建一个新空 DOS 分区表; p 打印分区表信息;
q 退出而不保存更改;s 创建一个新的空的 Sun 磁盘标签;t 更改分区的系统 ID;
u 更改显示/输入单位;v 验证分区表; w 将分区表写入磁盘并退出;x 额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