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P传输的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错误(error)信息,这一类信息可用来诊断网络故障。我们已经知道,IP协议的工作方式是“Best Effort”,如果IP包没有被传送到目的地,或者IP包发生错误,IP协议本身不会做进一步的努力。但上游发送IP包的主机和接力的路由器并不知道下游发生了错误和故障,它们可能继续发送IP包。通过ICMP包,下游的路由器和主机可以将错误信息汇报给上游,从而让上游的路由器和主机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ICMP只提供特定类型的错误汇报,它不能帮助IP协议成为“可靠”(reliable)的协议。另一类信息是咨询(Informational)性质的,比如某台计算机询问路径上的每个路由器都是谁,然后各个路由器同样用ICMP包回答。
ICMP协议是实现ping命令和traceroute命令的基础。这两个工具常用于网络排错。
回音(Echo)属于咨询信息。ping命令就是利用了该类型的ICMP包。当使用ping命令的时候,将向目标主机发送Echo-询问类型的ICMP包,而目标主机在接收到该ICMP包之后,会回复Echo-回答类型的ICMP包,并将询问ICMP包包含在数据部分。ping命令是我们进行网络排查的一个重要工具。如果一个IP地址可以通过ping命令收到回复,那么其他的网络协议通信方式也很有可能成功。
目的地无法到达(Destination Unreachable)属于错误信息。如果一个路由器接收到一个没办法进一步接力的IP包,它会向出发主机发送该类型的ICMP包。比如当IP包到达最后一个路由器,路由器发现目的地主机down机,就会向出发主机发送目的地无法到达(Destination Unreachable)类型的ICMP包。目的地无法到达还可能有其他的原因,比如不存在接力路径,比如不被接收的端口号等等。
traceroute就利用了这种类型的ICMP包。traceroute命令用来发现IP接力路径(route)上的各个路由器。它向目的地发送IP包,第一次的时候,将TTL设置为1,引发第一个路由器的Time Exceeded错误。这样,第一个路由器回复ICMP包,从而让出发主机知道途径的第一个路由器的信息。随后TTL被设置为2、3、4,...,直到到达目的主机。这样,沿途的每个路由器都会向出发主机发送ICMP包来汇报错误。traceroute将ICMP包的信息打印在屏幕上,就是接力路径的信息了。
重新定向
重新定向(redirect)属于错误信息。当一个路由器收到一个IP包,对照其routing table,发现自己不应该收到该IP包,它会向出发主机发送重新定向类型的ICMP,提醒出发主机修改自己的routing table。比如下面的网络:

ARP协议用于发现周边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然而,ARP协议只用于IPv4,IPv6并不使用ARP协议。IPv6包通过邻居探索(ND, Neighbor Discovery)来实现ARP的功能。ND的工作方式与ARP类似,但它基于ICMP协议。ICMP包有Neighbor Solicitation和Neighbor Advertisement类型。这两个类型分别对应ARP协议的询问和回复信息。
ICMP协议是IP协议的排错帮手,它可以帮助人们及时发现IP通信中出现的故障。基于ICMP的ping和traceroute也构成了重要的网络诊断工具。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ICMP的设计是出于好的意图,但ICMP却经常被黑客借用进行网络攻击,比如利用伪造的IP包引发大量的ICMP回复,并将这些ICMP包导向受害主机,从而形成DoS攻击。而redirect类型的ICMP包可以引起某个主机更改自己的routing table,所以也被用作攻击工具。许多站点选择忽视某些类型的ICMP包来提高自身的安全性。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