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概述
- SQL的特点
- SQL的基本概念
- 模式定义
- 数据表定义
- 索引定义
SQL(Structured Query Lanaguage)
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SQL是一个通用的,功能及其强大的关系数据库语言
SQL特点
综合统一
高度非过程化
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
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SQL基本概念
- SQL支持关系数据库三级模型结构
- 基本表
本身独立存在的表,SQL中一个关系就对应一个基本表,一个或多个基本表对应一个存储文件每一个表可以带若干索引
- 存储文件
逻辑结构组成了关系数据库的内模式,物理结构是任意的,对用户透明
- 视图
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视图是一个虚表,用户可以在视图上再定义视图
数据库定义
SQL的数据定义功能:模式定义,表定义,视图和索引的定义。
数据库定义
- 创建数据库
- 使用和删除数据库
模式定义
-----定义模式
定义模式实际上定义一个命名空间
在这个空间中可以定义该模式包含的数据库对象,例如基本表视图索引等,
在CREATE SCHEMA 中可以接受CREATE TABLE ,CREATE VIEW 和GRANT子句
如:
CREATE SCHEMA <模式名>
AUTHORIZATION <用户名>
[<表定义子句>|<视图定义子句>|<授权定义子句>]
----删除模式
基本表定义
常见完整性约束
主码约束:PRIMARY KEY
唯一性约束:UNIQUE
非空值约束:NOT NULL
外键约束:FOREIGN KEY
检查约束:CHECK
数据类型
模式和表
每一个基本表都属于某一个模式
一个模式包含多个基本表、定义基本表所属模式:
1.在表名中明显的给出模式名
CREATE TABLE ST.Student(…);模式名S-T
2.在创建模式语句中同时创建表
3.设置所属的模式
修改基本表
索引定义
建立索引的目的:加快查询速度
建立索引表
维护索引
使用索引
- 创建索引
- 定义索引
- 删除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