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元¥一张盗版光盘或DVD,很多人说贵,但花同样的价钱在手机上下载一个Java游戏,很多人觉得值。
在互联网下载一首正版歌曲要价1元,很多人说贵,通过手机下载一首彩铃2元,很多人说值。一个用户在不同终端面前表现出不同的版权意识,其实只和盗版的技术门槛有关。
在互联网上搜索、下载一首歌曲非常容易,有几天互联网经验的人就能做到。但把一首歌或一个手机软件弄到手机上,复杂性有点高。所以做正版音乐网站的N年难成正果,但变身为SP立刻“守得云开见月明”。
不过我一直怀疑移动终端的智能进化会大幅度降低手机盗版的技术门槛。现用音乐手机开始流行,一张闪存卡就把计算机网络盗版的便利性带到手机上,可以想象这部分用户中花钱买铃音的比例肯定会减少。
调查称08年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将占到手机市场的25%,届时就不只是移动数字音乐会会受影响。1/4用户的使用盗版手机软件应用(商务软件、手机游戏)的技术门槛会大幅降低(实际上国内已经有很多针对智能手机的盗版应用网站),到时不知还会有多少人觉得12元的手机游戏很便宜?
当手机越来越像电脑,盗版就越来越容易。如果盗版率居高不下,要避免这种情况,现在看来只有三种方法,一是把手机应用做成在线方式(比如单机游戏变网络游戏,等于复制了一次计算机游戏的历史)。二是把应用与运营商网络捆绑在一起的网络,比如彩铃。三是正版预装。
无论哪种方法,运营商和终端厂商的作用显然将变的至关重要。联线应用需要低廉的手机数据接入资费才会成为可能;彩铃这样的应用则直接则要直接与运营商网络挂钩。预装必然是话语权不对等的谈判。
上述论述只是在终端智能化(或者说计算机化)后的一种极端情况假设,考虑到一部分用户对手机的操作水平未必随着终端的智能化水涨船高,盗版情况也就未必有这么糟。
但是相信在通信终端计算机化的趋势下,CP/SP洗牌再所难免,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小型公司必然退出历史舞台,如同当今计算机软件业的大规模整合。
随着音乐手机的普及和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增长,手机盗版的技术门槛正在降低。文章探讨了这一趋势对未来移动数字音乐及手机软件应用的影响,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应对策略。
441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