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IS(release3.2.0)集群搭建
一、CODIS安装
注:在Mac下测试需要独立安装autoconf (如何安装autoconf),可能需要关注一下版本。
二、简单集群搭建
1. CODIS集群架构
CODIS-FE是集群管理界面,CODIS-DASHBOARD是集群管理中心,Storage是外部存储(注册中心)例如FileSystem、ETCD、Zookeeper,redis-sentinel是redis类似的高可用机制支持自动主从切换(HA),CODIS-PROXY是底层CODIS-SERVER集群代理,CODIS-GROUP没有对应的组件是一个虚拟的节点机制通过槽位映射机制实现PROXY与SERVER的映射。官方给出了快速的集群搭建方法:【官方】官方快速搭建,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 cd $GOPATH/src/github.com/CodisLabs/codis/admin
./admin/codis-dashboard-admin.sh start 启动
CODIS-DASHBOARD 外部存储filesystem(/tmp/codis)./admin/codis-proxy-admin.sh start 启动
CODIS-PROXY 并加入CODIS-DASHBOARD管理./admin/codis-server-admin.sh start 启动
CODIS-SERVER./admin/codis-fe-admin.sh start 启动
CODIS-FE,可以通过127.0.0.1:9090访问管理界面- 在CODIS-FE界面通过“NEW GROUP”新建一个CODIS-GROUP,然后通过按钮“Add Server”把CODIS-SERVER注册到CODIS-DASHBOARD,默认地址是127.0.0.1:6379,然后点击“rebalance all slots”自动给各个分组分配槽位。
这样就可以通过redis客户端连接指定的proxy,例如:/usr/local/redis/bin/redis-cli -p 19000,但是这样并没有搭建一个集群,因为只有单一的proxy,单一的server,没有多个分组,没有使用zookeeper,etcd没法使用jodis,needs,同时也没有启动涉及到主从同步操作,没有启动redid-sentinel,没有实现高可用。
三、CODIS集群搭建进阶(单机-多机类似)
第一步:启动Zookeeper (具体过程不赘述)
zk地址127.0.0.1:2181, 然后cd $GOPATH/src/github.com/CodisLabs/codis
第二步:启动CODIS-DASHBOARD
vim ./config/dashboard.toml 编辑配置文件
# Set Coordinator, only accept "zookeeper" & "etcd" coordinator_n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