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本身就是基于unix的,所以它兼容linux的所有命令行功能,因此在mac上使用MongoDB是十分方便的,下面介绍一下MongoDB的安装过程。
一、MongoDB的安装:
对于安装,我偏向于使用命令行安装,使用如下命令进行安装:
brew install mongodb
(brew是mac的包管理器,如未安装,使用如下命令安装brew:)
ruby -e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master/install)"
输入 brew install mongodb后会出现如下图所示安装过程(截取部分过程,它会分别安装MongoDB所需依赖,需要一会才能完成)
接下来安装好后会出现如下图所示页面,此时我们通过如下命令进行查看版本:
mongod -version
我们可由上面图片查看到安装成功后的MongoDB版本为:4.0.3
此时我们就已经安装成功了!
二、MongoDB配置
下面介绍一下MongoDB环境变量配置与所需配置文件的添加。
那么我们下载的MongoDB到底在哪里了?其实安装在 /usr/local/Cellar/mongodb 路径下,在mac中 /usr路径是隐藏起来的,因此打开finder,使用command+shift+g,将上面路径复制进去,就可以找到啦!
接下来配置环境变量,为了方便我们使用,需要将bin目录下的所有命令添加到环境变量中,打开如下图所示目录,输入pwd获取当前路径,并复制!
然后我们使用 vi ~/.bash_profile 命令打开环境变量的配置文件,输入 i :使我们可以插入路径信息,然后将我们复制好的路径添加进去,如下图:
然后输入esc,在输入 :wq! 。这样环境变量文件就保存好了,接下来要刷新这个文件,使用如下命令进行更新文件:
source ~/.bash_profile
切记一定要进行刷新,否者命令将无效!
这样环境变量就添加成功了!接下来是MongoDB启动时的配置
由于MongoDB在下载时并没有本地数据库、日志、配置文件,因此我们需要在本地创建这3个文件,
那么这3个文件创建在什么路径中呢!有些人会说放在根目录中等等说法,但其实这个路径是随意的!
我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路径即可!创建一个文件夹,这里我创建的文件夹名字叫 MongoData,并分别建立如下图所示文件夹:
然后在data文件夹中在创建 db文件夹,在etc文件夹中创建mongo.conf文件(注意后缀为.conf,为MongoDB的配置文件),在log文件夹中创建mongo.log文件(用于放置MongoDB中的日志),这样所需文件就创建好了,接下来需要配置mongo.conf这个文件(可以使用vi编辑器打开,然后将下面的配置复制,注意修改路径),配置内容及注释如下:
#数据库路径,xxx处填写你的路径
dbpath= /xxx/MongoData/data/db
#日志输出文件路径,xxx处填写你的路径
logpath= /xxx/MongoData/log/mongo.log
#错误日志追加模式,所有的日志文件追加到现有的日志文件,而不是从新创建一个新文件
logappend=true
#启用日志文件
journal=true
#这个选项可以过滤掉一些无用的日志信息,若需要调试使用请设置为false
quiet=false
#实现后台运行
fork=true
#端口号 默认为27017,当启动多个MongoDB服务时需要修改端口号!
port=27017
然后我们保存并退出,然后一定要刷新这个文件,使用source mongo.conf
接下来启动服务,命令如下:
mongod -f /xxx/MongoData/etc/mongo.conf
#注意修改xxx处路径
mac中 -f 与 -config 有同样效果,因此这里采用 -f ,启动截图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提示 子进程启动成功,父进程退出,这样MongoDB就实现了后台启动,(如果不是后台启动,当我们启动服务时终端会一直运行着,不能以做任何操作,也不可以关闭它!)
然后我们输入mongo 就会进入MongoDB了
我们就可以进行操作了!可以先查看一下数据库: show dbs 使用某个数据库 :use xxx
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不需要使用时,需要进行关闭(需要按照方法关闭,否则下次打开时会出现问题),方法如下,:
对于子进程这里可以不作处理,父进程已然关闭。
到这里MongoDB的所有配置工作就完成了,亲测有效,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oukuaiyun.com/liaoningxinmin/article/details/89564103
附上:mac网盘下载不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