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网研究的重点就是宽带核心交换技术。
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常说的分组交换也就是存储-转发方式中的报文分组交换方式。包括数据包方式和虚电路方式。数据报类似与报文交换不需要建立线路,虚电路类似与电路交换需要建立线路。
分组交换数据网是由分组交换机、网路管理中心、远程集中器、分组装拆设备以及传输设备等组成。
1.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
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当
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
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
将用户的
报文存储在
交换机的
存储器中。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
报文发向接收
交换机或
终端,它以“
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
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
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
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
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
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
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4.异步传输模式
综合业务数字网是集语音、数据、图文传真、可视
电话等各种业务为一体的
网络,适用于不同的
带宽要求和多样的业务要求。
异步传输模式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就是用于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一种交换技术。ATM是在分组交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使用固定长度分组,并使用空闲信元来填充信道,从而使信道被等长的时间小段。由于
光纤通信提供了低
误码率的传输通道,因而流量控制和
差错控制便可移到用户
终端,
网络只负责信息的交换和传送,从而使
传输时延减小。所以ATM适用于高速数据交换业务。
进网方式
交换
虚电路——指在两个用户之间建立的临时逻辑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