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python用 # 来注释
输出:
基本输出:
print()
格式化输出:
自己控制的方式:
运用字符串对象的方法:
str.rjust() 将字符串靠右,并默认在左边填充空格
str.ljust() 将字符串靠左,并默认在右边填充空格
str.center() 将字符串居中显示,并默认在左右填充空格
运用 format()函数:
它通过 { } 和 : 来代替传统%方式
即通过 { } 在字符串中保留位置,用format() 函数中的值来填充{}的位置,如
位置参数:
不带参数:
>>>'a1={} a2={}'.format('first','second') 'a1=first a2=second'
带参数:
除了不带参数按照顺序替换外,还可以添加参数,按照参数位置替换;
如:
>>>'a1={1} a2={0} a3={2}'.format('first','second','third') 'a1=second a2=first a3=third'
关键字参数:
还可以在字符串中用关键字做参数,在format()函数中对关键字赋值:
如:
>>>'your name is {name},age is {age}'.format(name='小明',age=30) 'your name is 小明,age is 30'
还可以用对象的属性:
如: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p = Person('Tom',18) print('name = {p.name} age = {p.age}'.format(p=p)) #输出 name = Tom age = 18
如果是数组的话,还可以用下标:
如:
>>> s1=[1,2,3,4] >>> s2=[5,6,7,8] >>> "{0[1]} {0[3]} {1[2]} {1[0]}".format(s1,s2) '2 4 7 5'
填充与格式化
格式限定符
语法是{}中带:号)
{:对齐方式 填充}
填充与对齐
填充常跟对齐一起使用
^、<、>分别是居中、左对齐、右对齐,后面带宽度
:号后面带填充的字符,只能是一个字符,不指定的话默认是用空格填充
>>>'输出左对齐定长为10位 [{:<10}]'.format('12') #默认填充空格的 '输出左对齐定长为10位 [12 ]' >>> '输出右对齐定长为10位 [{:>10}]'.format('12') #默认填充空格的 '输出右对齐定长为10位 [ 12]' >>> '输出右对齐定长为10位 [{:0>10}]'.format('12') #修改填充,填充只能是一个ASCII字符 '输出右对齐定长为10位 [0000000012]' >>> '输出居中对齐定长为10位,填充x [{:x^10}]'.format('12') #修改填充,填充只能是一个ASCII字符 '输出居中对齐定长为10位,填充x [xxxx12xxxx]'
浮点小数输出
如:
>>> '{:.2f}'.format(1233442.23453) #通常都是配合 f 使用,其中.2表示长度为2的精度,f表示float类型 '1233442.23' >>> '{:,}'.format(9987733498273.0432) #使用逗号金额分割符 '9,987,733,498,273.043'
输入:
输入需要用input() 函数,在input() 函数中可以用引号输入提示信息;
input() 函数接收的值会转化为字符型,有需要可以用int()函数或float()函数
数据
字符串切片:
没有步长的简单切片:
语法:str[start:stop]
start表示的是字符串要截取的开始下标,stop表示的是字符串终止的前一个
字符;如果不写start,则默认为最开始,同理不写stop则默认到字符串结束
在python中字符下标可以用负数表示,从-1开始,-1表示字符串的最后一位
以此类推;要注意的是正负下标不能混合使用
有步长的切片方式:
语法格式:str[ start : stop : stride ]
这里的start 和 stop 含义同上
stride 表示的是间隔的取出字符串
我们可以巧妙的用负数使字符串逆序输出
如:
str = 'lht' >>> str[::-1] 'thl'
-判断语句:
python判断有if elif 和 else
如:if else
LSF = 1 if LSF == 1: print('yes') else: print('no') #按回车,得到的结果是:yes
if elif else
LSF = 1 if LSF > 0: print('yes') elif LSF < 0: print('none') else: print('no') #按回车,得到的结果是:yes
python没有switch case语句
循环:
while 判断条件:
语句
如:
#!/usr/bin/env python3 n = 100 sum = 0 counter = 1 while counter <= n: sum = sum + counter counter += 1 print("1 到 %d 之和为: %d" % (n,sum))
while 循环使用 else 语句
在 while … else 在条件语句为 false 时执行 else 的语句块:
如;
#!/usr/bin/python3 count = 0 while count < 5: print (count, " 小于 5") count = count + 1 else: print (count, " 大于或等于 5") #输出 0 小于 5 1 小于 5 2 小于 5 3 小于 5 4 小于 5 5 大于或等于 5
简单语句组
类似if语句的语法,如果你的while循环体中只有一条语句,你可以将
该语句与while写在同一行中, 如下所示:
#!/usr/bin/python flag = 1 while (flag): print ('欢迎') print ("Good bye!")
for语句:
Python for循环可以遍历任何序列的项目,如一个列表或者一个字符串。
for循环的一般格式如下:
for <variable> in <sequence>: <statements> else: <statements>
Python loop循环实例:
>>>languages = ["C", "C++", "Perl", "Python"] >>> for x in languages: ... print (x) ... C C++ Perl Python >>>
以下 for 实例中使用了 break 语句,break 语句用于跳出当前循环体:
#!/usr/bin/python3 sites = ["Baidu", "Google","Runoob","Taobao"] for site in sites: if site == "Runoob": print("菜鸟教程!") break print("循环数据 " + site) else: print("没有循环数据!") print("完成循环!")
range()函数
如果你需要遍历数字序列,可以使用内置range()函数。它会生成数列,例如:
>>>for i in range(5): ... print(i) ... 0 1 2 3 4
你也可以使用range指定区间的值:
>>>for i in range(5,9) : print(i) 5 6 7 8
也可以使range以指定数字开始并指定不同的增量(甚至可以是负数,有时这也叫做'步长'):
>>>for i in range(0, 10, 3) : print(i) 0 3 6 9 >>>
负数:
>>for i in range(-10, -100, -30) : print(i) -10 -40 -70
还可以使用range()函数来创建一个列表:
>>>list(range(5)) [0, 1, 2, 3, 4] >>>
break和continue语句及循环中的else子句
break 语句可以跳出 for 和 while 的循环体。如果你从 for 或 while 循环中终止,任何对应的循环 else 块将不执行。
#!/usr/bin/python3 for letter in 'Runoob': # 第一个实例 if letter == 'b': break print ('当前字母为 :', letter) var = 10 # 第二个实例 while var > 0: print ('当期变量值为 :', var) var = var -1 if var == 5: break print ("Good bye!") #输出 当前字母为 : R 当前字母为 : u 当前字母为 : n 当前字母为 : o 当前字母为 : o 当期变量值为 : 10 当期变量值为 : 9 当期变量值为 : 8 当期变量值为 : 7 当期变量值为 : 6 Good bye!
continue语句被用来告诉Python跳过当前循环块中的剩余语句,然后继续进行下一轮循环。
#!/usr/bin/python3 for letter in 'Runoob': # 第一个实例 if letter == 'o': # 字母为 o 时跳过输出 continue print ('当前字母 :', letter) var = 10 # 第二个实例 while var > 0: var = var -1 if var == 5: # 变量为 5 时跳过输出 continue print ('当前变量值 :', var) print ("Good bye!") #输出 当前字母 : R 当前字母 : u 当前字母 : n 当前字母 : b 当前变量值 : 9 当前变量值 : 8 当前变量值 : 7 当前变量值 : 6 当前变量值 : 4 当前变量值 : 3 当前变量值 : 2 当前变量值 : 1 当前变量值 : 0 Good bye!
循环语句可以有 else 子句,它在穷尽列表(以for循环)或条件变为 false (以while循环)导致循环终止时被执行,但循环被break终止时不执行。
如下实例用于查询质数的循环例子:
#!/usr/bin/python3 for n in range(2, 10): for x in range(2, n): if n % x == 0: print(n, '等于', x, '*', n//x) break else: # 循环中没有找到元素 print(n, ' 是质数') #输出 2 是质数 3 是质数 4 等于 2 * 2 5 是质数 6 等于 2 * 3 7 是质数 8 等于 2 * 4 9 等于 3 * 3
pass 语句
Python pass是空语句,是为了保持程序结构的完整性。
pass 不做任何事情,一般用做占位语句,如下实例
>>>while True: ... pass # 等待键盘中断 (Ctrl+C)
以下实例在字母为 o 时 执行 pass 语句块:
#!/usr/bin/python3 for letter in 'Runoob': if letter == 'o': pass print ('执行 pass 块') print ('当前字母 :', letter) print ("Good bye!") #输出 当前字母 : R 当前字母 : u 当前字母 : n 执行 pass 块 当前字母 : o 执行 pass 块 当前字母 : o 当前字母 : b Good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