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发现在windows下面不能建立文件名为con的文件,新建时系统提示与现有的文件名同名,无法新建。后来査了一下,con是windows系统保留的系统关键字。除此还有:con、prn、aux、nul、com0、com9、lpt0、lpt9等等。
下面的代码很意思: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
输出为:
zhaoke
1
3
5
7
9
2
4
6
8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有三个问题:
1.为什么会输出后面一串数值?
con的意思是console,在这里代表控制台,fprintf(fp, ..., ...)本来是应该是输出到文件的,但是现在的文件是con,自然是输出到”黑屏“上了。
换成 prn 就会输出到打印机;
换成 abc.txt 就输出到文件 abc.txt 了。
2.为什么字符串“zhaoke”会先输出?
可以认为fprintf先将数据输出(缓存)到文件con中,对应的数据如下:
f[0]:1,3,5,7,9
f[1]:2,4,6,8
然后输出到console上,而“zhaoke”这个字符串直接输出到console,所以在先。
3.为什么f[0]中的数据先输出,而f[1]中的后输出?
通过写代码验证,这似乎与打开文件的顺序有关,而与具体代码的先后无关:
结果为:
结果为:100 200;
以后结论在vc6.0下面通过验证。
我的论证: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i;
FILE *f[]={fopen("con","w"),fopen("con","w")};
for( i=1;i <10;fprintf(f[(i+1)%2],"%d\n",i++));
fclose(f[1]);
FILE *fp;
if( (fp = fopen("con","w")) != NULL)
{
fprintf(fp,"zhaoke\n");
}
fclose(f[0]);
getchar();
fclose(fp);
return 0;
}
输出
2
4
6
8
1
3
5
7
9
然后任意输入回车
输出zhaoke
说明使用fprintf输出的所有数据都在缓冲中,并且打开一次fopen("con","w"),就分配一个缓冲,由于是全缓冲,因此如果不用fclose,就不会刷新,即输出到控制台,因此在之前的程序中最后才输出,
if( (fp = fopen("con","w")) != NULL)
中用的是printf,因此行缓冲,直接出现在控制台,而两个fprintf则在程序结束时刷新。
改后的程序由于先对fclose(f[1]);因此刷新2 4 6 8
再fclose(f[1])刷新1 3 5 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