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2 草案
等待完善
新开一坑:计算机网络,记录我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心得。这是本系列文章的概述,希望有生之年把坑填满。
一、概述
为了理解方便,一个协议可以看做是一个程序,协议之间相互协作的过程就是不同程序相互调用的过程。这样看来,TCP/IP族其实就是一个程序包,提供了从上到下,从硬件到软件的桑拿、洗脚、按摩… 嗯!?抱歉拿错剧本了_(:з」∠)_
TCP/IP“程序包”提供了从硬件到软件一条龙的网络传输服务。
正统TCP/IP有四层,分别是: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其中应用层就是与我们用户打交道的地方,由我们熟知的浏览器,QQ等程序提供,物理层是网卡提供的,中间的传输层与网络层,自然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
四层如何统一工作?举个栗子:
假若李明和李华要用QQ相互打QQ电话,那么他们的语音数据是如何相互传输的呢?
首先是应用层
QQ可以看做是应用层软件,QQ将音频数据分解成小块,调用传输层的服务。
传输层有很多不同的协议,他们之间是同等级的关系,不同协议有各自的服务特点,这里UDP协议可以满足QQ的要求。传输层的UDP将这些分块封装在一起,将UDP数据包发送到网络层。
网络层的协议分工合作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起到网络传输的指挥作用。
物理层是传输的线路实体,网络层指挥谁呢 ?当然是指挥物理层,物理层只能实现相邻节点的传输,两个节点之间直接相连的概率太小了,所以要网络层进行调度,“指挥”物理层完成信号传输的长征。当然这里的指挥只是比喻,实际上网络这一大家子乱的很,三言两语怎么说得清
二、各层分解
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 在TCP/IP协议族中这两层是看做一层的,都视作物理层。
- 它是在局部范围内运行的,如果把整个网络看做是全球包邮,那物理层就是区域邮递网。
- 不同物理层为上层协议如IP协议提供相同的服务接口,但物理层的内部细节不尽相同。
常见的物理层种类有:
802.3标准 以太网
802.11标准 WIFI
(802.16标准 无线网状网)(这玩意还在娘胎里)
网络层
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全球范围的数据传输。主要包括大哥IP协议和一堆小弟协议
IP协议
网络层大哥大不解释
ARP和RARP协议
负责帮助IP大哥与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通风报信。ARP将网络层的IP地址转化为物理层的MAC地址,让物理层明确自己的传输目标。如果一台设备连自己的IP都不知道,那由就RAPR协议将自己的MAC地址转化为IP地址。MAC地址是硬写在网卡上的。
ICMP协议
ICMP协议相当于IP协议的侦察兵,负责探查并通报网络情况,比如对方网络拥塞,目标地址不存在等。
IGMP协议
涉及到直播等需要用到组播功能的情况,IGMP负责协调组播,可以降低组播所占用的带宽。
IGMP只能在局域网使用,不能从路由器传送到外网。
一般来说,IP协议配合ARP(+RARP)、ICMP、IGMP协议共同完成网络层功能。IP协议可以看做连接物理层与传输层的管道,其他网络层协议都像阀门、流速计一样,是IP协议这个管道的附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