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自己慢慢养成的习惯,先记录下来
- 提供出去的服务接口, 需要特别重视入参的空指针问题. 空指针往往是概率最高的bug.
先问下自己, 这几个入参能否为空:
- 如果参数不能为空,就需要进行校验,直接抛出参数非法异常.
- 如果入参可以为空, 就要写出兼容空参数的代码,让null参数也能继续走下去。
- 如果改了某些公共的代码,或者是核心的、调用面很广的代码,测试肯定是都要测一遍的, 但这时候很难覆盖测试所有可能情况
- 可以把日志做全,在仿真测试环境,分析偶发的错误日志,及时发现问题。
- 对于重要的接口或者功能,最好做好线上的开关。
- 总流程(核心逻辑)放到Service里:
- 具体细节逻辑尽量放到各个业务对象里, 这就要把业务抽象成多个独立的有关联的对象, 面向对象编程;
- 能复用的逻辑尽量工具类化, 这样代码篇幅缩小, 易于阅读, 也易于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