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0法则

80/20法则,又称帕累托定律,揭示了在许多情况下,80%的结果源于20%的原因。该法则应用于多个场景,如工作成果与努力程度之间的不对称关系,强调通过集中于关键少数因素实现高效产出。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80/20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家帕累托提出的,也就是帕累托定律。80/20法则指在众多现象中,80%的结果,来自20%的原因;20%的努力,常产生80%的结果 。这一法则在很多方面被广泛的应用:如80%的劳动成果取决于20%的前期努力、20%的人做了80%的工作或者20%的维基人贡献了80%的维基条目等等。

      我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80/20法则却提供了另一种说法。它强调“一分耕耘多分收获”,只需要抓住重点,便可以获取多数的成果。

### 如何在软件测试中应用80/20法则 #### 关注核心模块 研究表明,大约80%的软件缺陷集中在20%的关键模块内[^1]。因此,在规划测试策略时应当优先关注这些高风险区域。识别并集中精力于这20%的核心功能区域能够显著提高发现严重问题的概率。 #### 资源分配优化 对于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来说,应该合理调配到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这意味着不仅要重视编写针对重要部分的详尽测试案例,还要确保有足够的执行时间给予这部分测试工作。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投入于相对稳定的次要组件上。 #### 提升效率而非单纯追求数量 当涉及到具体操作层面的设计与实施时,则需强调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高效能的测试方案往往不是靠堆砌大量的基础性验证所能达成;相反地,精心构思少量却精准覆盖潜在漏洞点位的有效用例才是王道[^3]。例如: ```python def test_critical_functionality(): """专注于关键业务逻辑的功能测试""" # 假设这里有一个复杂算法实现函数critical_algorithm() result = critical_algorithm(input_data) assert isinstance(result, dict), "返回值应为字典类型" assert 'expected_key' in result, "'expected_key' 是预期输出的一部分" ... ``` 此段代码展示了如何构建一个专门用于检验应用程序中最敏感环节——即那至关重要的20%——的小型但强有力的单元测试方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