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ISC-V架构的开源处理器及SoC研究综述(一)

本文简要介绍了RISC-V的基本设计,包括其三操作数、加载-存储形式的RISC架构,以及47条指令集的功能分类。RISC-V的优势在于其开源性质和与其他开源指令集架构的比较,如SPARC V8和OpenRISC。通过与OpenRISC的GPL许可证对比,突显RISC-V的BSD License授权更为宽松。同时,通过与ARM Cortex-A5的性能对比,展示了采用RISC-V架构的Rocket处理器在性能、面积和功耗上的优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RISC-V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以下简称UCB)设计并发布的一种开源指令集架构,其目标是成为指令集架构领域的Linux,应用覆盖IoT(Internet of Things)设备、桌面计算机、高性能计算机等众多领域。其产生是因为UCB的研究人员在研究指令集架构的过程中,发现当前指令集架构存在如下问题[1]。
   (1)绝大多数指令集架构都是受专利保护的,比如:x86、MIPS、Alpha,使用这些架构需要授权,限制了竞争的同时也扼制了创新。
   (2)当前的指令集架构都比较复杂,不适合学术研究,而且很多复杂性是因为一些糟糕的设计或者背负历史包袱所带来的。
   (3)当前的指令集架构都是针对某一领域的,比如:x86主要是面向服务器、ARM主要是面向移动终端,为此对应的指令集架构针对该领域做了大量的领域特定优化,缺乏一个统一的架构可以适用多个领域。
   (4)商业的指令集架构容易受企业发展状况的影响,比如:Alpha架构就随着DEC公司的被收购而几近消失。
   (5)当前已有的各种指令集架构不便于针对特定的应用进行自定义扩展。
   为此,UCB的研究人员Krste Asanovic、Andrew Waterman、Yunsup Lee决定设计一种新的指令级架构,并决定以BSD授权的方式开源,希望借此可以有更多创新的处理器产生、有更多的处理器开源,并以此降低电子产品成本[2]。

   RISC-V自2014年正式发布以来,受到了包括谷歌、IBM、Oracle等在内的众多企业以及包括剑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印度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在内的众多知名学府与研究机构的关注和参与,围绕RISC-V的生态环境逐渐完善,并涌现了众多开源处理器及SoC采用RISC-V架构,这些处理器既有标量处理器,也有超标量处理器,既有单核处理器,也有多核处理器,本文接下来将简单介绍RISC-V架构的基本设计,随后将详细描述目前采用RISC-V架构的开源处理器与SoC。<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