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testing.net/ceshi/open/kyxncsgj/jmeter/2013/0812/206567.html
=========================
元件的执行顺序
了解了元件有作用域之后,来看看元件的执行顺序,元件执行顺序的规则很简单,在同一作用域名范围内,测试计划中的元件按照如下顺序执行。
(1)配置元件(config elements )
(2)前置处理程序(Per-processors)
(3)定时器(timers )
(4)取样器(Sampler)
(5)后置处理程序(Post-processors) (除非Sampler 得到的返回结果为空)。
(6)断言(Assertions)(除非Sampler 得到的返回结果为空)。
(7)监听器(Listeners)(除非Sampler 得到的返回结果为空)。
关于执行顺序,有两点需要注意:
* 前置处理器、后置处理器和断言等元件公能对 取样器作用,因此,如果在它们的作用域内没有任何取样器,则不会被执行。
* 如果在同一作用域范围内有多个同一类型的元件,则这些元件按照它们在测试计划中的上下顺序一次执行。
------------------------------
注:本文件中提到的取样器(Sampler)在有些资料中翻译为“采样器”。
http://www.cnblogs.com/fnng/archive/2012/12/27/2836506.html=========================
Jmeter组件 :测试计划是使用 JMeter 进行测试的起点,它是其它 JMeter 测试元件的容器。
1.线程组:线程组代表一定数量的并发用户,它可以用来模拟并发用户发送请求。实际的请求内容在Sampler中定义,它被线程组包含。
2.配置元件:配置元件维护Sampler需要的配置信息,并根据实际的需要会修改请求的内容。
3.定时器:定时器负责定义请求之间的延迟间隔。
4.前置处理器和后置处理器:
前置处理器和后置处理器负责在生成请求之前和之后完成工作。前置处理器常常用来修改请求的设置,后置处理器则常常用来处理响应的数据。
5.断言:断言可以用来判断请求响应的结果是否如用户所期望的。它可以用来隔离问题域,即在确保功能正确的前提下执行压力测试。这个限制对于有效的测试是非常有用的。
6.监听器:监听器负责收集测试结果,同时也被告知了结果显示的方式。
7.逻辑控制器:逻辑控制器可以自定义JMeter发送请求的行为逻辑,它与Sampler结合使用可以模拟复杂的请求序列。
8.sampler:实际的请求内容在Sampler中定义,它被线程组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