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格林时间和北京时间

本文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如何使用date命令、awk及Perl等工具进行时间戳与标准时间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并提供了Oracle中处理时间戳的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Linux系统中,有许多场合都使用时间戳的方式表示时间,即从1970年1月1日起至当前的天数或秒数。如/etc/shadow里的密码更改日期和失效日期,还有代理服务器的访问日志对访问时间的记录等等。
 
下面介绍几种时间戳格式和标准时间格式转换的方法:
1、分别以标准格式和时间戳来显示当前时间
[root@www.linuxidc.com ~]# date

2010年 08月 10日 星期二 03:39:21 CST

[root@www.linuxidc.com ~]# date +%s

1281382775 
2、显示指定时间的时间戳
[root@www.linuxidc.com ~]# date -d "2010-07-20 10:25:30" +%s

1279592730 
3、将时间戳转换为标准时间格式
方法1:使用date命令
[root@www.linuxidc.com ~]# date -d "@1279592730"

2010年 07月 20日 星期二 10:25:30 CST

[root@www.linuxidc.com ~]# date -d "1970-01-01 utc 1279592730 seconds"

2010年 07月 20日 星期二 10:25:30 CST

[root@www.linuxidc.com ~]# date -d "1970-01-01 14781 days" "+%Y/%m/%d %H:%M:%S"

2010/06/21 00:00:00 
方法2:使用awk里的时间函数
[root@www.linuxidc.com ~]# echo "1279592730" |awk '{print strftime ("%F %T",$0)}'

2010-07-20 10:25:30 
方法3:使用perl处理
[root@www.linuxidc.com ~]# perl -e 'print localtime(1279592730)."\n";'

Tue Jul 20 10:25:30 2010 
补充:
关于时间格式的解释
 
UTC  (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UTC)世界协调时间
CST  (China Standard Time UTC+8:00)中国沿海时间(北京时间)
GMT  (Greenwich Mean Time)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系统时区设置:
[root@www.linuxidc.com ~]# vim /etc/sysconfig/clock

ZONE="Asia/Shanghai"

UTC=true

ARC=false


[root@www.linuxidc.com ~]# cp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
Oracle 中将unix/linux时间戳进行转换
unix/linux时间戳是按照从格林威治时间1970年1月1日期计算的一个秒数。
 
unix/linux 时间戳转换为标准时间格式(主要是注意时区问题):
select TO_DATE('19700101','yyyymmdd') + 1235728935/86400 +TO_NUMBER(SUBSTR(TZ_OFFSET(sessiontimezone),1,3))/24 from dual,其中1235728935就是unix/linux时间戳,转换完之后就表示为 2009-2-27 18:02:15。
 
反过来也一样,还是要考虑时区:
select (to_date('2009-2-27 18:02:15','yyyy-mm-dd hh24:mi:ss') - to_date('1970-1-1','yyyy-mm-dd'))*86400- TO_NUMBER(SUBSTR(TZ_OFFSET(sessiontimezone),1,3))*3600 from dual

<think>嗯,用户想了解如何在MATLAB中将UTC时间的累计秒转换为北京时间。这个问题涉及到时区转换时间的处理。首先,我需要理清楚UTC北京时间的关系。北京时间是UTC+8,也就是比UTC早8小时。所以转换的关键在于将UTC时间加上8小时。 接下来,用户提到的“累计秒”应该是指从某个参考时间点开始计算的秒数,比如UNIX时间戳是从1970年1月1日00:00:00 UTC开始计算的秒数。不过,MATLAB中的datenum函数使用不同的参考点(0000年1月0日),但可能用户的数据是基于UNIX时间或者其他起始点。需要确认这一点,或者示例中使用常见的UNIX时间戳来处理。 然后,步骤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将累计秒转换为UTC的datetime类型。在MATLAB中,可以使用datetime函数,指定'ConvertFrom'参数为'posixtime',这样就能把UNIX时间戳转换为UTC时间。然后,将UTC时间加上8小时得到北京时间。或者,可能需要使用时区转换函数,比如设置时区为UTC,然后转换为本地时间。 不过,MATLAB的datetime类型在R2014b之后支持时区,所以正确的做法可能是先创建UTC时间的datetime对象,然后改变其时区为'Asia/Shanghai',这样会自动加上8小时。或者直接加上hours(8)到UTC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累计秒的起点不是UNIX时间,比如是其他的起始时间,可能需要调整。但用户提到的是UTC格林时间,所以大概率是UNIX时间戳。因此,步骤应该是: 1. 使用datetime将累计秒转换为UTC时间。 2. 加上8小时或者转换时区到北京时间。 此外,处理时间转换时要注意夏令时的问题,但北京时间属于UTC+8固定时区,不实行夏令时,所以直接加8小时即可,不需要额外调整。 然后,我需要验证这些步骤的正确性。例如,假设累计秒是0,即1970-1-1 00:00:00 UTC,转换为北京时间应该是1970-1-1 08:00:00。在MATLAB中,如果使用datetime(0, 'ConvertFrom', 'posixtime', 'TimeZone', 'UTC'),然后加上hours(8),或者设置时区为'Asia/Shanghai',是否正确? 另外,可能需要考虑datetime对象的时区设置。例如,先创建UTC时间,再转换时区: utc_time = datetime(seconds, 'ConvertFrom', 'posixtime', 'TimeZone', 'UTC'); bj_time = datetime(utc_time, 'TimeZone', 'Asia/Shanghai'); bj_time.TimeZone = ''; 或者直接加上8小时: utc_time = datetime(seconds, 'ConvertFrom', 'posixtime'); bj_time = utc_time + hours(8); 这两种方法是否等效?对于没有夏令时的时区,应该是的。不过第一种方法更规范,自动处理时区转换。 可能还需要注意,datetime在转换时区时,会自动调整时间,所以直接使用时区转换更可靠。而直接加8小时可能会忽略时区信息,但结果相同。 另外,如果用户的数据不是基于UNIX时间(即从1970年开始),而是其他起点,比如使用datenum的日期数字,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但用户明确提到的是UTC格林时间的累计秒,所以应该用posixtime。 接下来,需要给出具体的MATLAB代码示例,并解释每个步骤。例如: 1. 将累计秒转换为UTC时间: utc_time = datetime(seconds, 'ConvertFrom', 'posixtime', 'TimeZone', 'UTC'); 2. 转换为北京时间时区: bj_time = utc_time; bj_time.TimeZone = 'Asia/Shanghai'; 或者直接: bj_time = datetime(seconds, 'ConvertFrom', 'posixtime', 'TimeZone', 'UTC+08:00'); 不过,可能更清晰的是分两步,先创建UTC时间,再转换时区。 还需要考虑输出格式,可能需要格式化显示的时间,比如使用datestr或者设置datetime的格式。 最后,需要注意MATLAB版本是否支持时区功能,R2014b之后的版本支持。如果用户使用的是旧版本,可能需要手动加8小时,但这种情况现在可能较少,但最好还是提一下。 总结回答步骤: 1. 解释UTC北京时间的时差。 2. 将累计秒转换为UTC时间(使用posixtime)。 3. 转换时区或加上8小时得到北京时间。 4. 提供代码示例。 5. 注意事项,如时区处理、MATLAB版本、夏令时等。</think>在MATLAB中将UTC时间的累计秒转换为北京时间,主要涉及时区转换时间的处理。以下是逐步说明: --- ### **1. UTC与北京时间的关系** - **UTC(协调世界时)**:国际标准时间基准。 - **北京时间**:位于东八区,比UTC早8小时(即 **UTC+8**),且**不实行夏令时**。 --- ### **2. 转换步骤** #### **(1) 将累计秒转换为UTC时间** 假设累计秒是基于UNIX时间戳(从1970年1月1日00:00:00 UTC起算): ```matlab % 示例:累计秒为0(对应1970-01-01 00:00:00 UTC) seconds = 0; % 转换为UTC时间(datetime类型,并指定时区) utc_time = datetime(seconds, 'ConvertFrom', 'posixtime', 'TimeZone', 'UTC'); ``` #### **(2) 转换为北京时间** 通过修改时区直接转换: ```matlab % 方法1:修改时区(自动+8小时) bj_time = utc_time; bj_time.TimeZone = 'Asia/Shanghai'; % 设置时区为北京时间 % 方法2:直接加8小时(结果相同) bj_time_manual = utc_time + hours(8); ``` --- ### **3. 完整代码示例** ```matlab % 输入累计秒(示例) seconds = 0; % 转换为UTC时间 utc_time = datetime(seconds, 'ConvertFrom', 'posixtime', 'TimeZone', 'UTC'); % 转换为北京时间 bj_time = utc_time; bj_time.TimeZone = 'Asia/Shanghai'; % 显示结果 disp('UTC时间:'); disp(utc_time); disp('北京时间:'); disp(bj_time); ``` **输出结果**: ``` UTC时间: 01-Jan-1970 00:00:00 北京时间: 01-Jan-1970 08:00:00 ``` --- ### **4. 注意事项** 1. **时区支持**:确保MATLAB版本为R2014b或更新,以支持时区操作。 2. **非UNIX时间戳**:若累计秒的起点非1970年,需调整起点时间,例如: ```matlab custom_time = datetime(seconds, 'ConvertFrom', 'epochtime', 'Epoch', '自定义起点日期'); ``` 3. **格式化输出**:使用 `datestr` 或设置 `Format` 属性: ```matlab bj_time.Format = 'yyyy-MM-dd HH:mm:ss'; ``` --- ### **5. 原理解释** - `datetime(..., 'ConvertFrom', 'posixtime')` 将UNIX时间戳转为UTC时间。 - 设置时区为 `'Asia/Shanghai'` 后,MATLAB自动完成UTC+8的转换。 - 直接加8小时适用于固定时区(无夏令时影响)。 通过上述步骤,可准确将UTC累计秒转换为北京时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