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链项目管理(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CCPM)方法是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约束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两点:
(1)所有现实系统都存在约束。如果一个系统不存在约束,就可以无限提高产出或降低成本,而这显然是不实际的。因此,任何妨碍系统进一步提升生产率的因素,就构成了一个约束。约束理论将一个企业看作一个系统,在企业内部的所有流程中,必然存在阻碍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就是企业的约束。
(2)约束的存在表明系统存在改进的机会。虽然约束妨碍了系统的效率,但约束也恰恰指出了系统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个形象的类比就是木桶的"短板效应"因此,对约束因素的投资,才是最有效率的改进系统效率的方法。
约束理论将制约企业发展的约束看作企业突破现状不断取得改进的关键。约束理论提出了五大关键步骤:
(1)找出系统中的约束因素;
(2)决定如何挖掘约束因素的潜力;
(3)使系统中所有其他工作服从于第二步的决策;
(4)提升约束因素的能力;
(5)若该约束已经转化为非约束性因素,则回到第一步,否则回到第二步,要注意不要让思维惯性成为新的主要约束因素。这五个步骤构成一个不间断的循环,帮助系统实现持续改进。
2 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
约束理论在项目管理,尤其是项目进度管理上的应用,导致了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的产生。如果将一个项目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应用约束理论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项目的约束。从CPM和PERT开始,项目中的关键路线就被看作项目管理的基础。但是,关键路线法仅分析紧前关系,并不考虑项目实际能调动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关键路线法被广泛批评的一点就是其进度通常不具有可行性,而是需要进行后续调整。
而关键链不仅考虑项目中各任务的紧前关系,也充分考虑项目中现实存在的资源约束。如图1所示,在关键路线法中,任务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