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的看到一个关注度并不高的问题,却引来了国内比较火的几个机构共同来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一个已持证10年的老PMP,用我自身的经历来告诉你吧:
1)关于PMP证书。最开始了解、接触并决定通过PMP这个认证的时候是在我刚刚从一名JAVA码农被提为项目经理的时候,那个时候互联网上并不像现在这样信息如此多。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我需要成长,需要学习,不然面对相关的工作,我感觉无从下手。能让我短时间内快速去了解项目管理内容的在当时唯有国内的高项和PMP(当时在3线城市能接触到的信息毕竟有限),因为PMP是一个国际认证,名字看上去高大上一些,就选择了这个体系学习。啃书、做题、反思、总结,并顺利的拿到了认证。
2)改变从学习后开始。PMP认证相关的培训可以说是给当时小白的我,打开了项目管理领域的一扇窗。虽然PMBOK仅仅作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框架和指南,但它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它改变了我的思维模式。在日后的工作中,即便偶有“裁剪”,它也确确实实的在各种项目中帮助到了我。并非夸大PMP的作用,而是在经过若干的实践和思维模式的转变后,PMP在实际的项目管理工作中能够采纳的东西确有不少。ex:各个阶段的项目工作、公司内部的PM培训、结合知识体系的个人成长规划以及装X(那个时候公司仅我1个PMP)的时候。
3)持续学习。刚通过PMP的时候我确实也为PDU发过愁,认为3年内还需要积累60个PDU+150刀的换证费用完全是PMI圈钱的行为。后来我发现这种认知是肤浅的,后续的PDU积累过程+费用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是需要持续学习的。技术和知识不断更新,不学习、不成长就无法迎接那些不确定的未来。我认为PMP这种后期的续证费用其实是为了监督并提醒我们,要养成一个持续学习、不断进步的习惯。正是看清了这点,在接下来的10多年中,我每年都在不断去考证、去接触其他的知识体系、去认识不同的人、去融入其他的圈子。10年时间,我干过项目总监、产品总监、技术总监、最后还干到了事业部的副总。
4)关于费用。PMP认证体系的考试费+培训费对一个毕业3年的职场萌新(个人认为,工作3年以下的人都可以称为萌新,并非所有人都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个人成长规划)来说,确实有点压力,但要明白一点,投资自己是永远不会赔本的,花在自身成长上的钱,早晚有一天会成倍的返还于你,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学着看的更加长远一些,目光更加高瞻一些。可以告诉你,整个项目管理、产品管理、精益管理、敏捷管理等领域里,我个人拥有的证书超过了80个,这些费用也早就成倍的回到了我的手里。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文章是一位拥有10年经验的PMP持证人的分享,讲述了他如何从Java程序员转变为项目经理,通过PMP认证学习项目管理知识,改变思维方式,并在工作中受益。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指出投资自己是值得的,他的证书投资早已得到回报。
26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