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添加新用户 useradd
命令名称:useradd
命令所在路径:/usr/sbin/useradd
执行权限:root
功能描述:创建新用户
基本语法: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常见用法:
useradd kongzi
创建一个用户名为kongzi的普通用户
注意:想要使用该新用户登录Linux系统(本地终端或远程终端工具Xshell、SecureCRT等),必须先给该用户指定一个密码。
useradd 命令有很多选项,这里不做赘述。
2. 设置用户密码 passwd
命令名称:passwd
命令所在路径:/usr/sbin/passwd
执行权限:root
功能描述:设置或更改用户的密码
基本语法:passwd 指定的用户
常见用法:
passwd kongzi
设置用户kongzi的密码。回车后,输入新密码和确认密码,然后再回车即可。
passwd
修改当前用户的密码。回车后,输入原始密码和新密码,然后再回车。
普通用户只能修改自己的密码,而超级用户root可以修改所有用户的密码。
3. 查看登录用户信息 who
命令名称:who
命令所在路径:/usr/bin/who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查看当前所有的登录用户的信息
基本语法:who [-选项]
常见用法:
who
查看当前有哪些用户登录(本地登录或远程登录)了这台linux服务器。
4. 查看登录用户详细信息 w
命令名称:w
命令所在路径:/usr/bin/w
执行权限:所有用户
功能描述:查看当前所有的登录用户的详细信息(第一行会显示服务器的信息)
基本语法:w [-选项]
常见用法:
w
查看当前所有的登录用户的详细信息
[root@localhost ~]# w
17:51:34 up 2 days, 13:03, 3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root tty1 - Sun14 3days 0.06s 0.06s -bash
root pts/0 192.168.0.5 11:59 0.00s 0.18s 0.00s w
kongzi pts/1 192.168.0.5 12:16 5:03m 0.03s 0.03s -bash
在显示信息的第一行,是关于Linux服务器的相关信息,主要有:
17:51:34: 系统的当前时间。
up 2 days, 13:03: Linux服务器从开机到现在持续运行的时间。
3 users: 表示当前总共有几个用户登录。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负载均衡的指数,分别记录了过去的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linux服务器的平均负载情况(主要是CPU和内存)。
也可以用 uptime 命令查看这行信息。
下面对第二行标题信息,进行说明:
USER: 当前登录用户的用户名。
TTY: 终端标识,tty表示本地终端;pts表示远程终端。
FROM: 客户端的IP地址。
LOGIN@: 当前用户的登录时间。
IDLE: 表示当前用户累计空闲了多长时间(什么命令都没有操作,就是空闲)。
JCPU: 表示当前用户累计占用的CPU时间。
PCPU: 表示用户当前操作占用的CPU时间。
WHAT: 表示用户当前执行了什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