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性能调优与流数据处理全解析
1. Spark性能调优的必要性判断
在进行Spark作业性能调优之前,我们需要思考是否真的有必要进行调优。以下是需要考虑的方面:
- 是否满足业务SLA :如果作业已经满足业务指定的服务级别协议(SLA),那么就无需进行性能调优。
- 目标是否现实 :例如,期望所有Spark作业(无论数据大小或执行的计算量如何)都能在毫秒内完成是不现实的。
只有在明确了性能调优的需求后,我们才能进一步思考调优策略,并确定可以进行调优的领域。
2. 常见的性能调优领域
2.1 分区与并行度
Spark作业将数据加载到执行器的内存中,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执行阶段,形成执行管道。数据集中的每个字节由弹性分布式数据集(RDD)表示,执行管道称为有向无环图(DAG)。执行管道每个阶段涉及的数据集进一步存储在大小相等的数据块中,这些数据块就是RDD表示的分区。
每个分区会分配并执行一个任务,因此作业的并行度直接取决于为作业配置的分区数。可以通过在 $SPARK_HOME/conf/spark-defaults.conf 中定义 spark.default.parallelism 来控制分区数。一般规则是将并行度配置为集群总核心数的至少两倍,但这只是一个最低值,不同的工作负载可能需要不同的配置。
除非RDD另有指定,Spark默认使用 org.apache.spark.HashPartitioner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4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