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攻丝工艺稳定性及 TiN - WS₂ 复合涂层研究
1. 螺纹攻丝工艺改进
在螺纹攻丝过程中,向有效工作区域供应金属加工液(MWF)对于提高工艺稳定性和刀具寿命至关重要。有专利设计了一种攻丝工具,冷却液从轴向冷却通道流出,并在分流元件处径向向外分流,为加工盲孔和通孔提供了合适的 MWF 供应。
基于此专利和相关标准,设计了用于改进冷却液供应的攻丝工具,并通过有限元法(FEM)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对工具进行评估。
1.1 实验设置
- 预实验 :在水平铣床上使用 M6 碳化钨攻丝工具对亚共晶 Al - Si 合金进行螺纹攻丝预实验。实验参数为恒定进给率 1 mm/rev,切削速度 49 m/min。使用刚性夹紧卡盘避免进给力效果的阻尼,通过压电测力计测量进给力(Fz)和前后扭矩(Mz)。
- 流量测量 :对内部供应直径为 1 mm 的攻丝工具进行流量测量,泵压力调至 30 bar 时,测得的平均流量信号约为 1.66 L/min。
- 不同泵容量加工测试 :使用传统的内部冷却液供应攻丝工具,设置不同的泵容量(20、40 和 80 bar)进行加工测试,重点关注切屑形成过程以及切屑尺寸与流量的关系。不同泵容量对应的平均流量分别为 1.19、1.91 和 2.65 L/min。实验中观察到的切屑类型主要为不连续切屑,在无 MWF 供应时还出现了螺旋 - 螺旋切屑。
| 泵压力(bar)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21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