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代码-阿里技术人生

如何成长为技术大牛?

误区

1、拜大牛为师

2、轻视业务代码

3、工作太忙没时间学习

正确做法

1、Do more,做的比你主管安排给你的任务更多。

2、Do better

重复代码太多,是否可以引入设计模式?
系统性能一般,可否进行优化?
目前是单机,如果做成双机是否更好?

版本开发质量不高,是否引入高效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方案?

目前的系统太庞大,是否可以通过重构和解耦改为 3 个系统?

阿里中间件有一些系统感觉我们也可以用,是否可以引入 ?

3、Do exercise

I hear and I forget. I see and I remember. I do and I understand。

 

关于知识获取 

有些人纯看理论就能掌握好一门技能,还能举一反三,这是知识效率,这种人非 常少。 大多数普通人都是看点知识,然后结合实践来强化理论,要经过反反复复才能比 较好地掌握一个知识,这就是工程效率,讲究技巧、工具来达到目的。 肯定是知识效率最牛逼,但是拥有这种技能的人毕竟非常少(天生的高智商吧)。 从小我们周边那种不怎么学的学霸型基本都是这类,这种学霸都还能触类旁通非常快 地掌握一个新知识,非常气人。剩下的绝大部分只能拼时间 + 方法 + 总结等,也能掌 握一些知识。 非常遗憾我就是工程效率型,只能羡慕那些知识效率型的学霸。但是这事又不能 独立看待,有些人在某些方向上是工程效率型,有些方向就又是知识效率型(有一种 知识效率型是你掌握的实在太多,也就比较容易触类旁通了,这算灰色知识效率型。) 使劲挖掘自己在知识效率型方面的能力吧,两者之间当然没有明显的界限,知识 积累多了,逻辑训练好了,在别人看来你的智商就高了。

 

毕业 3-5 年、10 年,乃至更久后,我 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一名技术人,我们要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

第一阶段:大学毕业 3 到 5 年 对于从事 Java 软件开发的技术同学,在毕业后的 3 到 5 年内主要都是以学习、 积累为主。这个阶段的工作几乎每天都有惊喜,都有收获。从一开始啥都不懂的校园 “新鲜人”向“职业人”转变。在这个阶段,你会学习: ● 基础的 Java 知识:你会开始看《Java 编程思想》、《Effective Java》。 ● 高质量代码进阶知识:你会开始看《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代码大 全》、《编程珠玑》。 ● 常用的主流框架:比如 SSH 相关的《Spring 实战》、《Spring Boot 实战》、 《Hibernate 实战 ( 第 2 版 )》。当然,这些书已经不够了,你会通过 Google、 Baidu 大量地浏览在线的资源:Apache 官网、Spring 官网、Hibernate 官 网。你会去 StackOverflow 问问题或找答案。 ● 系统设计与算法知识:《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设计模式》、《需求分析与系统 设计》、《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UML 用户指南》、《算法导论》 ● 其他知识:比如数据库调优、缓存框架、NoSQL 数据库、日志框架等等

第二阶段:大学毕业 5 到 10 年 很多本科同学,特别是研究生同学。在毕业 10 年后,就已经到了 34、35 岁左 右了。也是前段时间网上广泛讨论的所谓 34+ 岁现象。其实,年龄并不是问题的真 正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自身“竞争力”是否符合这个年龄所应该具备的。 到了这个年龄的人,往往已经不是“个人贡献者”了,而是“团队贡献者”。团 队贡献者可能是带团队的 TL,也可能是个架构师,在技术决策上具有团队影响力和 话语权。

 

使用开源项目的正确姿势

满足业务?是否成熟?运维能力?

深入研究,仔细测试、小心应用,灰度发布、做好应急,以防万一

某个业务使用了 MongoDB,结果宕机后部分数据丢 失,无法恢复,也没有其它备份,人工恢复都没办法,只能接一个用户投诉处理一 个,导致 DBA 和运维从此以后都反对我们用 MongoDB,即使是尝试性的。

发明你要的轮子,投入大,考虑规模效应。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