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 或者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它能够生成新的数据、图像、语音、视频、音乐等内容,从而扩展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范围。
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彻底的变化。根据高盛(Goldman Sachs)的数据,未来10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推动全球GDP增长7%(或近7万亿美元),并在10年内将生产率增长1.5个百分点。
这场AIGC的火热,最早是由ChatGPT带来的,相信很多朋友已经尝试过,目前GPT4已经开放使用,相比3.5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内互联网公司也都在竞相快速跟进,百度最早发布了文心一言,华为云最近也发布了盘古大模型3.0,阿里云推出了通义千问和通义万相,前者针对问答场景,后者面向的是绘画创作,也就是文生图场景。腾讯云推出了VectorDB ,向量数据库,作为知识库构建问答场景的一个工具。我有一个朋友,也算是资深的业内专家,他评价国内厂商在LLM大语言模型方面的水平,大概到年底能接近或追到GPT3.0的水平,那时候估计GPT5.0已经发布了,所以大致可以认为国内的大语言模型和OpenAI有两代的差距,还需要继续努力。由于中美之间大家都明白的关系,OpenAI不给国内商用,虽然有一些套壳的平台,但大规模2B的应用很难落地,从这个角度,实际给了国内厂商一个机会,谁能把基础做扎实,真正达到降本增效,提升生产力,国内的庞大市场,诸多行业及客户,还是有很大想象空间的。正因如此,国内厂商都不愿意错过,无论是对于股市、估值、融资,还是对于存量业务下滑的恐惧,GenAI都是不得不押的赛道。如今的「百模大战」让人想到了百团大战,共享单车大战,谁能笑到最后远未可知。
说到AIGC,大模型,不得不提的还有底层算力,非常烧钱,为了训练GPT-3.5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