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OS测试机个数上限的详细规则


前言

公司的iOS测试机快达到苹果规定的100个上限了,而因为the new iPad新出,我们需要新的quota来测试新iPad,所以就仔细研究了一下苹果关于100个测试设备上限的规则。在这里分享给大家。规则的详细内容主要来自 苹果的官网文档

规则

我总结出来的规则如下(附上原文以便对应):

  • 每一个开发者membership year,只能有100次增加设备的名额。如果你增加一个设备,之后又将该设备删除,并不会将用掉的名额恢复.

You can register up to 100 devices per year for development purposes. Any devices added, then later removed, still count towards your maximum number of registered devices per year.

  • 在每一个开发者membership year开始的时候,Team Agent和Admin角色可以选择删掉一些设备来恢复资格, 也可以清空所有设备来恢复到最多100次设备的名额。这个操作在Team Agent和Admin在一次新的membership year开始后即可使用,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先将需要删除的设备删掉,然后才能添加需要新增的设备。一旦开始增加新设备,删除设备以恢复名额的功能将不再可用。

At the start of a new membership year, Team Agents and Admins can remove devices and restore the available device count for their development team to 100 devices.

When Team Agents or Admins first sign in to the iOS Provisioning Portal at the start of a new membership year, they will be presented with the option to remove devices and restore the device count for those removed devices.

Important Note: At the start of your membership year, make sure to remove all devices you no longer use for development prior to adding any new devices.

  • 在以后整个membership year中,删除设备不会增加新的名额。

Removing devices during your membership year will not open these slots to add new devices.

举例

直接看规则比较晦涩,举个例子:

假如第一年,你增加了70个设备,同时删除了10个设备,这个时候,虽然你的设备数是60,但是可用的增加测试机的名额却只有30个了。

到了第二年,你续费了开发者身份,在你第一次登陆进去后,你可以看到你的可用设备恢复成 100 - 60 = 40个了。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删除一些设备,例如你又删除了20个设备,这样你的名额数变成60个。之后你增加了一个设备,因为你选择了增加新设备,苹果认为你已经放弃删除设备以恢复设备数的机会,这样,你的名额就固定成59个。以后删除设备都不会增加新名额了,直到你的下一个membership year开始时才又会有这样的机会来删除设备释放名额。

总结

所以说,不管怎么样,你的账号下的可用测试设备始终不会超过100个。不会象有些人想的那样,每过一年名额就直接变成100了。另外,每年删除设备以恢复名额的机会只有开始的时候,以后删除设备也不会恢复名额。

那如果万一我的设备数达到上限,我又急需要增加新设备怎么办呢?我们不久前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我们的解决办法是给苹果的技术客服发邮件要求他们帮助我们删除所有设备并且恢复到增加100个测试设备的名额。最终在过了2天后,苹果答应并帮助我们解决了问题。

具体做法是访问:https://developer.apple.com/contact/,点击 Program Benefits, 然后在新出来的提交界面中将需求填上。之后苹果会发邮件过来告诉你处理结果,可能需要打电话过去和他们沟通一些细节。在沟通完成后,苹果就可以立即帮助你状态修改到“可删除设备来增加测试设备名额”。这样,你就可以选择性的删除一些不需要的设备来释放一些名额了。

转自: http://blog.devtang.com/blog/2012/04/06/about-100-devices-limit/
<think>嗯,用户现在问的是微信发送照片功能的测试要点和测试场景。之前我们讨论过熔断和降级,但用户这次的问题完全转向了软件测试领域,特别是移动应用的测试。用户提供了几个站内引用,但需要仔细甄别哪些内容真正相关。 用户引用的材料中,[1]是关于微信发红包的测试用例,[2]讲App和小程序的交叉事件测试,[3]涉及朋友圈功能测试,[4]再次提到发红包的中断和网络测试。虽然主题都是微信功能测试,但发送照片这个具体功能需要更针对性的分析。 考虑到发送照片是微信的核心功能,测试要点应该覆盖全流程:从照片选择、编辑到发送成功后的反馈。用户特别强调“关键测试点”,说明需要重点而非面面俱到。结合移动应用测试通用原则和微信特性,应该从这几个维度切入: 功能方面要确保基本流程畅通:能否正常选择相册图片、拍摄新照片、多选照片、取消发送等。这里引用[3]提到的相册选择和拍摄功能很相关。性能方面要关注大体积照片的处理,引用[4]的网络测试思路可以延伸到这里。兼容性要考虑不同机型相册权限差异,中断测试则要参考引用[2][4]的交叉事件场景。 特别要注意用户没明说但很重要的点:微信对照片的压缩算法是否会导致模糊?原图发送是否真的无压缩?这些涉及用户实际体验。测试场景设计时,可以借用引用[2]的交叉事件模板,比如发送照片时接电话会不会中断上传。 安全隐私也值得关注,比如发送照片是否会意外包含地理位置信息。最后生成的测试点要结构化呈现,按模块分类,并补充用户可能忽略的边缘场景,比如选择100张照片时微信的限制策略。</think>以下是针对微信发送照片功能的详细测试要点和测试场景设计,结合核心功能流程、异常场景及用户体验维度: --- ### **一、核心功能测试要点** 1. **照片选择能力** - 相册访问权限控制(授权/拒绝) - 单张/多张照片选择(上限验证,如微信默认9张) - 图片类型支持:JPG/PNG/GIF/HEIC等[^3] - 实时拍摄发送:前置/后置摄像头切换、闪光灯控制 - 混合内容选择:照片+视频组合发送(如选择4张图+1个视频)[^3] 2. **编辑与预览** - 图片裁剪、旋转、涂鸦功能 - 原图发送选项(对比压缩与非原图大小/清晰度) - 多图顺序调整:拖拽排序是否生效 3. **发送流程** - 发送对象:单人聊天/群聊/文件传输助手 - 发送进度显示:上传进度条、中断续传 - 发送结果反馈:成功提示(发送时间显示)、失败错误码 --- ### **二、异常场景与健壮性测试** 1. **中断测试**(关键场景)[^2][^4] - 后台切换:发送过程中切换至其他App - 网络波动:WiFi切4G/弱网(延时>2000ms,丢包率30%) - 系统事件:来电/短信/低电量提醒/系统弹窗遮挡 - 存储异常:相册被删除/手机存储空间不足 2. **边界值测试** - 超大图片:50MB以上原图发送(压缩策略验证) - 极限数量:连续发送100张照片(内存溢出防护) - 特殊格式:损坏的图片文件(显示“无法加载”) 3. **权限与安全** - 禁用相机/相册权限后尝试拍摄发送 - 隐私泄露风险:原图发送是否携带Exif地理位置信息 - 敏感内容拦截:系统自动过滤违规图片 --- ### **三、兼容性与性能测试** 1. **设备兼容性** - 安卓/iOS系统版本覆盖(Android 10-14, iOS 15-17) - 屏幕适配:折叠屏切换、异形屏遮挡检查 - 存储路径差异:SD卡 vs 内部存储照片访问 2. **网络场景**[^4] | **网络类型** | **测试动作** | **预期结果** | |--------------|----------------------------|----------------------------| | 4G/WiFi | 发送10张高清图 | 10s内完成上传 | | 2G网络 | 发送单张2MB图片 | 允许发送,超时阈值≤30s | | 无网络 | 点击发送按钮 | 提示“网络不可用” | 3. **资源消耗** - 内存占用:发送过程中内存增幅≤100MB - 发热控制:连续发送50张图,CPU温度<45℃ --- ### **四、用户体验与交互测试** 1. **界面一致性** - 发送按钮置灰逻辑:未选照片时禁用 - 缩略图加载速度:相册列表1s内渲染完成 - 动画流畅度:图片发送成功后的渐变消失效果 2. **辅助功能** - 无障碍模式:读屏软件识别图片描述 - 深色模式:图片选择界面文字反色适配 --- ### **五、测试工具推荐** 1. **弱网模拟**:Charles/Fiddler(丢包、限速) 2. **内存监控**:Android Studio Profiler / Xcode Instruments 3. **自动化脚本**:Appium(多设备并发测试) > 示例场景:**弱网发送中断恢复** > 1. 选择5张照片点击发送 > 2. 用网络工具模拟丢包率50% > 3. 等待上传失败提示“网络异常” > 4. 切换至稳定WiFi > 5. 验证自动重传或手动重试功能 --- **附:微信发送照片功能流程图** ```mermaid graph TD A[启动微信] --> B[进入聊天窗口] B --> C[点击“+”选择照片] C --> D{来源选择} D -->|相册| E[浏览并选择图片] D -->|拍摄| F[调用相机拍照] E/F --> G[编辑/预览] G --> H[点击发送] H --> I{网络检查} I -->|正常| J[上传至服务器] I -->|异常| K[提示失败] J --> L[接收方显示图片]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