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野指针:指向不确定地址的指针变量
2.野指针导致内存泄漏:
(1)访问一块没有权限的内存
当正确使用指针时,系统应经将相应的内存分配给用户,但是如果指向没有分配的内存,系统会判定我们没有权限。(即局部指针变量未初始化,系统会默认初始化,给它分配一个随机地址,这地址分配的内存空间未申请,即没有权限)
(2) 访问了已经释放了的内存
3.如何避免野指针
因为野指针主要是因为我们平时编程习惯造成的,因此我们只能避免野指针的出现,而不能杜绝。(请注意用词)我们在编程时,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地避免野指针的出现。
第一,当定义一个没有指向的指针时,将其指向NULL。(NULL代表内存的0地址,并且NULL是不允许做任何操作的)
第二,当想要向指针指向的内存空间操作时,用malloc分配内存。(在堆空间里分配内存)
malloc 返回值为堆上开辟空间的首地址
#define MAX_SIZE sizeof(char) *100
char * ptr = (char *)malloc(MAX_SIZE)
//强制类型转换的原因为指针间的赋值,只有相同类型的指针才可以赋值
//评价这两行代码:sizeof(char) 移植性高
MAX_SIZE 维护性高
使用malloc也是有讲究的,我们应该依照下面的流程:
1.分配内存。(分配成功,返回内存的首地址;分配不成功,返回NULL)。
2.检查是否分配成功(若失败,则 exit(1)退出程序)。
if(NULL == ptr)
{
printf(“malloc error!\n”);
exit(1);
}
3.清空内存中的数据 (malloc分配的空间里可能存在垃圾值,因此我们需要清空,可以用到memset或bzero 函数)。
memset (ptr ,0, MAX_SIZE);
\\bzero (ptr , MAX_SIZE);
4.使用内存
5.释放内存(free,这时ptr又变成野指针,需再次将它置为空)
P = NULL;